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5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6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法史学基础问题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代法律史学是在传统法律史学和外来法律史学的双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确认识中国法律史学的学科性质,对完善这门学科的独立品格,促进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现代法学理论,特别是运用部门法理论去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史材料,是中国现代法史学研究方法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但不应简单地用部门法理论、现代法理学的一般概念去比附评论中国传统法史材料,使中国法史学研究带上过分浓厚的现代色彩。应重视法史学研究的学术批评问题,提倡既非庸俗吹捧也非恶意贬低的高水平的独立评论。  相似文献   
2.
<史记>篇目问题较多,而又以"八书"为甚.学界虽然对"八书"总体的看法没有什么分歧,但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史记>缺少<礼书>、<乐书>和<兵书>,八篇中就有三篇有问题;其二是对<太史公自序>的几句话该怎么理解,<律书>和<兵书>的关系应是怎样的;其三是在司马迁创作"八书"的大前提下,上述三篇中是否还有后人搀入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闽商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群体,它代表着一个社会的发展旅程。这个群体是闽文化历史积淀与发扬和时代变革有机组合,是几代人的生命述说。这不仅是史学家的使命,同样也是文学家的使命,用文学诠释这段历史,以弥补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4.
略论冯桂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桂芬是近代中国具有开拓意义的、务实、深刻、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在思想史上的贡献主要是: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鲜明地提出较为全面的“采西学”主张,力主在多方面向西方学习;以唯善是从消解现代化过程中的中西、古今矛盾;理智地兼顾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冯桂芬的思想对于理解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应对西方文化挑战时的能量与机制,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对独竹漂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进行追溯的基础上,预测了其未来走向。独竹漂运动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的"水运皇木"过程中,其历经民间发展、自然传承,惨遭禁止,几乎绝传,逐渐恢复,喜获新生三个历史阶段。今后独竹漂运动将朝着竞速水平不断提高,技艺表演日益发展;队伍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高;经济价值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日益显现;研究水平逐步提高,理论成果不断丰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Z大学的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大都有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活动。大学生们普遍表示希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加强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有效地将影视作品运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中,以及组织学生就近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公爵同志"米尔斯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和苏联文学界、知识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充满突转的生活经历和坚忍不拔的文学活动构成文坛的一段传奇,甚或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之命运的缩影和象征。他用英文撰写的《俄国文学史》被纳博科夫称为"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最好一部俄国文学史",所谓"米尔斯基文学史"因其"折中主义"的文学史观、主客观统一的批评手法和极富个性的话语风格而独树一帜,被视为西方俄国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长期被欧美高校斯拉夫系用作俄国文学史教材,其影响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8.
紫式部在继承了物语虚构的传统的同时,注重写实,真实再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利用历史叙事手法,适当加入史实,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以和歌抒情,使原本单调的物语叙事手法变得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代表着"中国"历史的中断,鸦片战争后"天下"为"世界"所取代,"中国"史融入了"世界"史。从这一语境中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我们提出和回答四个关键问题:中国近代是谁的"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哪种意义上的"科学"。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构成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最近,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甚至蔓延到学校的校园之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十分必要的。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反对各种非科学的历史观的前提;而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也是对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进行批判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