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确学校定位、办出特色,是公安高校形成其社会地位的基础,是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标志。公安高校应从实际出发,立足所处区域,坚持比较优势原则,重视优长学科,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打好行业教育特色牌、学科优势牌、专业特色牌,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将其立法目的确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这种立法目的的多元化使得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缺乏一种明确的动机和方向。通过对行政诉讼价值考量及对行政诉讼法的作用、功能和程序设计的研究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应是行政诉讼的唯一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当前警察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公安教育培训的现状,提出了警察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明确教育目的,完善教育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公安业务素质的应用人才的学术主张。  相似文献   
4.
刑事被害人在犯罪行为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表明,刑事被害人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应当得到与其所遭受的犯罪侵害相适应的刑法保护。但是,由于扭曲的犯罪观和群体主义本位价值观的制约,以检察机关的公诉权为代表的公众利益却侵蚀了刑法对刑事被害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近十多年来,国际经济学界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那就是以研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为主要内容的"过渡经济学"。20世纪末期,中俄两国相继开始由原先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虽然两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两国经济转轨的战略目标、路径选择及转轨绩效却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公安院校心理学课程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子贤 《政法学刊》2001,18(1):85-87
公安院校的心理学课程的教育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外,还应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这两方面.要实现上述教育目的,就必须改革公安院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的妇女解放更多地是依靠外力,而缺乏女性的自觉.从中国女性史的角度看,中国经历和正在经历一个由性别独尊到性别趋同再到性别差异的过程.男女平等在当前中国,仍然只是目标,而非现实.  相似文献   
8.
刑事被害人作为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者,其合法权利必须加以保护。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保护时,我们必须事先确立保护的价值目标,建构保护的基本原则。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应遵循全面原则、平衡原则、适度原则、合法原则和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9.
易继明 《河北法学》2005,23(8):20-25
在中国民法典制定进程中,单行法模式也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10月15日委员长会议审议稿《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采五编制结构,虽不失严谨,但也是作茧自缚。物权法在总体设计上应该采取较为松散的结构模式。一种可供选择的总体结构包括12章和附则,依次为:通则,所有权,关于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江海湖泊等自然资源的使用,地役权,居住权,典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让与担保,优先权,占有,以及施行法。作为一部单行法,物权法在第1条中规定立法目的是有必要的。草案第1条规定基本上体现了物权法的价值取向,但也有失宽泛。建议将该条修改为:“为了保护物权权利人的民事权益,明确物的归属,充分发挥物的效用,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治发展的目标冲突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法治发展是与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和大国崛起等进程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为化解制度创新、秩序转型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等因素之间的目标冲突,中国法治实际走上了一条政府推进型的渐进发展道路。为此,可以把中国法治发展划分为经济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社会建设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以及政治主导的法治发展阶段。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如果从现在到2020年的中期发展目标能够如期实现,中国预计在2020年有望进入"政治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同时也要看到,从现在到2020年之间的不确定因素会导致法治发展的不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