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6篇
中国共产党   436篇
中国政治   316篇
政治理论   77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期导读     
《求是》2022,(2)
本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强调,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公安队伍出现的种种问题从形上分析而言就是公安工作中在“做”与“应当”之间存在一段过大的距离。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使公益与私利在公安管理中形成正和关系。  相似文献   
3.
岳景君 《新长征》2006,(9):25-2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举起了鲜明的旗帜。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不仅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使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做践行“八荣八耻”的表率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正确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促进个体、私营企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5.
古巴距美国近在咫尺,遭受美国孤立和封锁已长达40余年。苏联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崩溃后,古巴遭受“双重打击”,形势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丰富内容,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所在,明确了当代中国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高屋建瓴,切中时弊,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应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7.
胡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为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军队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表率。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相结合的精神内核,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做人准则。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更要先行一步,率先垂范,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为核心理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倍感亲切和珍贵。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终身性是“教学做合一”理论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它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改进领导作风是新时期党风建设的关键环节;为了改进领导作风,必须强化“六种意识”:一是政治意识;二是宗旨意识;三是民主意识;四是全局意识;五是纪律意识;六是表率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