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常保立 《民主》2010,(3):55-55
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保存重要文献和名画.便产生了副本(摹本),这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看到和听说的伪作。有天下第一名帖之称的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流传到了今天,就是因为有了唐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的摹本(原件早已不复存在.据说是入了昭陵)。我们现在在所看到的唐代张萱《虢国妇人游春图》就是宋代赵佶的摹本。  相似文献   
2.
凤妩 《廉政瞭望》2023,(13):62-63
近日,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盛大开启。这次展览以汉字发展为脉络,从8000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开始,带我们一步步走进历史:晋公盘的金文,我们看到一方诸侯对女儿的期许;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是车同文书同轨的历史见证;虞世南的楷书圆融如意,柳公权的拓片神采飞扬;赵孟頫临的《兰亭序》堪称国之重宝,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作品《去国帖》价值连城……这一切,都指向了文字。  相似文献   
3.
德加 《民主》2014,(4):61-63
<正>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文化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即历代书法大家、名家,除其书法技艺盖世绝伦外,文笔文章也异常精彩,动人心魄。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散文学会作家书画院院长、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北京  相似文献   
4.
张宇 《福建乡土》2020,(1):14-15
厦门有海,海上有浪,浪里有风,风中有船,船过有岸,厦门环岛路像一条美丽的彩带,系着海、系着浪、系着风、系着船,系着岸,系着一个个过去与未来连接的耀眼的地平线,其中一个就是坐落于蓝天大海之间,占地3万平方米,面向大海、面向大众,集古今名家书法为一处,全国第一个以书法为主题的厦门环岛路书法广场。  相似文献   
5.
1957年整风反右时,章士钊曾上书毛泽东陈述对自己的"批判不公";他的著作出版受到康生阻挠时,向毛泽东告状断然拒绝"改变原稿";"文革"时他反时打倒刘少奇,苦劝毛泽东"化豺狼为玉帛"……这些当时极为敏感和棘手的问题,在他和领袖的书信交谈中显得平淡如水,有的事情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在那个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和由此产生的传奇故事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冯锡刚 《同舟共进》2013,(12):64-66
1965年春,郭沫若写了两篇涉及书法的文字,一称毛泽东的墨迹“成为了书法的顶峰”,一称《兰亭序》并非出自王羲之手笔。是偶然的巧合,抑或自有其内在的联系?公开发表之后,前者悄无声息,后者郭自谓“四面八方都骚动”。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学术界发生了由郭沫若引起的《兰亭序》真伪之争。在当时中国文艺界正处在开展对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批判的时候,史学界却展开了这场不大不小的学术之争。《兰亭序》笔墨官司的争论双方,看起来主要是以各界的专家学者为主,围绕着学术问题而展开的,但背后又受着看不见的政治因素的推动,从中可以看出学术与政治的纠葛,以及当时的中国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8.
刘安成的书法以帖为宗,这在河南以碑为主体风格的书法格局中显示出了他的审美取向。他早年从“二王”人手,《兰亭序》、《圣教序》打下了相当深的基础,后来又广涉唐宋元明,在米芾“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开合意绪里,找到了更为符合个人潜质的思维符号,由此披肝沥胆、孜孜圪圪,一路走了下来。他的书法力求变王氏书风的静态美为动态美,追求用笔灵活多变、酣畅淋漓、沉着痛快,从而形成一种以王为底、以米为表、沉稳爽健、飘逸华滋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山水之乐 死生之悲——王羲之《兰亭序》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亭序》是中国文学玄言体向山水题材转变的重要作品之一。此文情景交融,理趣交辉,从山水之乐转到死生之悲,透射出深层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东晋士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世道人生的态度。其对后世山水文学、书画创作的思想倾向与审美趣味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武德初年随父亲褚亮入唐之后,始终得到唐太宗及父友魏征、虞世南、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眷顾.褚遂良一生以“骨鲠风采”为世人称道,书法亦与欧、虞并称,时有“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的赞誉.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碑刻,《褚摹兰亭序》及传为其书的《倪宽赞》《枯树赋》《大字阴符经》等墨迹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