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谭琼 《前沿》2014,(23):207-209
韦应物的诗歌冲淡平和。释道影响了他的生活习性、人生观念,其诗歌创作也受到了佛禅的影响。韦应物有大量在诗题上明显跟佛禅相关的诗作。韦应物与近禅诗人一样对山水情有独钟,他将自己所理解的禅理,所感受的禅境与清秀灵异的山水景物融合在一起,其淡泊诗风与禅宗之关系非常紧密。  相似文献   
2.
一抗战胜利了。作为陪都的重庆,曾洋溢过浓郁热烈的欢乐气氛。但是,这些天这种气氛似乎被冲淡了。雾都的气候本来就是雾茫茫的。张恨水所住的"待漏斋"(其实就是三椽茅房)也常常笼罩在阴霾的雾气里。  相似文献   
3.
怀念父亲     
刘正权 《中国保安》2010,(10):74-74
我一直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包括思念;我一直以为,岁月会侵蚀一切,包括回忆;我一直以为,忙碌会抚平一切,包括伤痛。然而,当我面对父亲时,我才深深地知道,一切都不可能,包括怀念……父亲离开我已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里,我写了无数怀念父亲的文章,却总是写到一半因为伤感的泪水和深深的遗憾而没有结尾。至今,我的文章一篇又一篇地发表,而对于父亲的离  相似文献   
4.
南宋楚辞创作衰微,高似孙《骚略》载拟骚之作33篇,可谓独盛。但高氏既明言反对楚辞创作的蹈袭,所作《骚略》又有极大的模仿痕迹,此诚不可解。本文对《骚略》的命意和体例做出分析。认为他编选《骚略》的命意是"以骚解骚",即用自己的拟骚创作来对屈原的情志做出阐发。而他对屈原情志的阐释可以概括为"芳香雅洁,冲淡自守"。最后指出高似孙的"离骚不可学"、"以骚解骚"等观念是北宋以来拟骚创作求新、求变失败后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Moseley案看商标淡化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柳  郑友德 《知识产权》2005,15(1):58-62
由于淡化理论发展的不完善,美国<1995联邦商标淡化法案>的立法过程过于仓促,使得对商标淡化的界定在法院之间一直存在着可能淡化标准与实际淡化标准的争议.在前不久的Moseley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人意料地裁决,应以实际损害来认定商标淡化的存在.这表面上为争议给出了最终的结论,但是问题远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对淡化进行界定时可以从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6.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晚年一反常态,主张“冗繁削尽留清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而今老去知心意。只向精神淡处求。”同为扬州人的当代小说家汪曾祺,其得意之作也以冲淡平和著称。他多次坦承他是有意写得平淡些.  相似文献   
7.
雄浑是雄壮浑厚的诗境风格,这一品论述了雄浑诗风形成的主体根源和形象特征,并以相应的自然图景状貌雄浑的诗境。雄浑不同于雄壮和雄健。要完全读懂《二十四诗品》,必要时须运用跨越式接读法。冲淡是平和恬淡的诗境风格。这种诗境风格与诗人的老、庄式的道家处世态度和精神修养密切相关,诗境的构成有其独特的要求。标举冲淡,始自《二十四诗品》,陶渊明与王维是冲淡诗风的代表,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元也 《学理论》2008,(5):88-89
怀乡忆旧,是人之常情,也是散文写作中经常被表现的内容。一个人离开生养过自己的故园愈久,他在家乡经历、见识过的种种人或事,不仅不会被时光冲淡,随着年岁的增长,却往往在记忆中愈加清晰、亲切起来。于是就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并不专事文学写作的,  相似文献   
9.
陶丽萍 《理论月刊》2005,(11):125-127
从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出发,废名以陶然笔调将静谧清远的自然世界与宁静古朴的心灵世界交融一体,营造出一幅幅超凡脱俗的美的情境。在醇厚的诗美气息和淡远的人生意味的不懈追求中,流溢出作者冲淡和平、哀怨忧郁的独特情感。  相似文献   
10.
正走亲访友,免不了觥筹交错,但酒醉伤身误事,最好少喝。最近,日本生活百科网介绍了一些喝酒技巧,在帮你尽兴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喝醉。一口酒一口水这样交替着喝可以冲淡血液里的酒精浓度,但要注意不是往酒里兑水。小口喝肝脏每小时分解酒精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