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舒炜 《廉政瞭望》2014,(2):22-23
按照广东的新规,今后只有胡春华和朱小丹这两位领导每年才有出国公干一次的资格,至于省人大主任、省政协主席以及省委常委和副省长并不能保证每年都能出去。那厅级官员、县级官员们今后几年才能出一次国呢?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5):24-25
《红楼梦》第四回写道,金陵应天府门子对新到任的知府贾雨村说:“如今凡做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这是对古代官员为何要“傍大款”的极好说明.  相似文献   
3.
周妤 《前沿》2011,(6):159-163
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后,确定了行政改革为先、政治体制改革在后的基本思路,以三权分立原则,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改革,以求以官制改革,为预备立宪奠定基础。地方则仿照中央,以省咨议局为立法机关,以总督、巡抚为地方行政机关,以高等审判厅为地方最高审判机关。各府、州、县的机关也按"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立。从1906年11月至1907年2月,地方督抚根据中央提供的预案就地方官制改革问题的方方面面展开了激烈讨论,主要涉及省政府机关的设置、地方自治机关的设置、官吏的选拔标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国力乃其真精神,官制由如形式"的有益见解,为1907年7月7日正式出台的地方官制改革方案提供了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4.
秦学颀 《法制博览》2008,(15):52-53
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选拔制度,汉代主要是乡举里选,魏晋南北朝为九品中正制,唐代以后盛行科举制。汉代的乡举里选,主要是由地方官保举本地的士人到中央,经考察后授予一定的官职,选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辟除等。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5.
唐宝民 《政府法制》2013,(22):41-41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以军事才能青史留名,但他也曾审理过一些案件,在审理过程中,他的温情执法,令人肃然起敬. 他挂帅期间,兼任徐州地方官.有一次,他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可曹彬就是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一副想要不了了之的样子.因为曹彬一向执法严明,对下属更是要求极严格,从来不纵容下属,所以大家都对此事感觉奇怪,不明白曹彬何以在这件事上当和事佬.  相似文献   
6.
朱洪涛  罗福惠 《求索》2013,(10):56-58,82
海门教案是1899年发生在浙江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反洋教斗争。在处理该教案的过程中,浙江地方官僚法律心态由助到抚再到剿的演变,是清政府对内施压与对外妥协的结果。作为案件直接仲裁者的浙江地方官僚的法律心态直接影响着案件的进程。同时也间接刺激着案件中乡民与教民的法律心态反应。因此,以海门教案为个案对清末浙江地方官僚的法律心态进行研究,可以映射地方乡民与教民的法律心态,同时也可探索清末不平等条约下国家法律在地方执行情况的完整性,进而从法律心态的新视角揭示海门教案处理中地方官僚的法律心态演变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7.
《同舟共进》-中国目前有多少个县?县及县以下基层官员共有多少?张希贤(以下简称张):在中国,县域基层官员主要指县(包括县级市)、乡镇(有的改为街道)两级领导干部。目前,我国有1635个县,368个县级市,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国有“穷京官”之说。所谓“穷”,只是相对于那些掌握实权、有鱼肉百姓之便利的地方官而言。相对一般人,只要是“官”,多数就不可能过穷日子。张鸣先生就京官如何过日子,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洪振快先生在其新著《亚财政》中,也有一章《穷京官的阔日子》。  相似文献   
9.
一个官员如何从普通科员步步升迁?其中关键因素是什么?哪些环节最重要?什么样的官员又较容易被纳入培养程序?“经验型”官员与“专业型”官员的优势和劣势何在?机关官员与“地方诸侯”的升迁之路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10,(9):40-41
有消息称,尽管身处舆论漩涡,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绍龙观的住持李一仍然屹立不倒,除了被叫停的天价养生班,重庆北碚区民宗局仍“爱护有加”。而李道长能从一个街头卖艺的杂技团长、欠债商人,跃居而成宗教领袖,期间颇多“贵人”相助。不仅有地方官的庇佑,还有央视导演等的“倾力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