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民导刊》2012,(3):52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解读: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相似文献   
2.
颜明 《中国审判》2010,(11):45-45
古代文人雅士在讲述修身齐家之道的贤文中,不乏劝诫百姓不要打官司告状的言论,其中有些名句在民间辗转流传,演变成口语化的民谚。这些士大夫笔下的格言和百姓对头创作的民谚,真实地表达了社会下层对司法功能的否匙挂评价。试举几例:清朝佚名《增广贤文》中有这样的文句:“饿死莫作贼,气死莫告状”。  相似文献   
3.
<正>1956年5月1日,金庸与香港大学毕业的女记者朱露茜结婚,金庸为她改名为"玫",含有"以文称王"的意思。6个月后,金庸的第一个儿子降生。1961年、1963年和1965年,二儿子及两个女儿出生。朱玫是金庸的第二任妻子,结发妻子杜冶芬和现任妻子林乐怡都没有生育。长子最具父亲基因在金庸的儿女中,大儿子查传侠大概是最具有父亲遗传基因的孩子了。  相似文献   
4.
姚来燕 《湘潮》2008,(7):38-41
欢乐与进步伴随着整个求学时代 1936年8月24日,刘隆亨出生在湖南省祁阳县睦关头乡凹头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43年,8岁的刘隆亨到离家很近的市门前小学接受国民教育。两年后,进入赵公坳一家私塾读了半年,学习了《三字经》、《学而》、《增广贤文》等。  相似文献   
5.
2013年5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刊登熊丙奇的文章,文中指出当各种宫斗剧、穿越剧、婆媳剧攻陷电视荧屏之时,用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的三百集系列情景剧《学堂故事》,让广大观众尤其学生家长眼前一亮。《学堂故事》是中国首个启蒙道德教育大型电视文化工程。这部取材于《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国学经典的情景剧,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宣扬了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6.
郭奇志 《湘潮》2013,(10):34-35
罗亦农,1902年5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今青狮村黎家组)一个殷实的人家,在湘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留下一些动人的故事。 撰联劝父 罗亦农7岁时,跟着哥哥念私塾。他记性很好。不到一年就读完《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两年读完《四书集注》《文心雕龙》《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等书。他很赞赏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