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海 《党建研究》2012,(4):59-61
2000多年前,荀子曾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这个仕者,以前指官员,现在指机关干部、公务员。中国有着要求官员读书的悠久历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古人  相似文献   
2.
袁韵 《台湾研究》2013,(5):59-64
沈光文(1612—1688),字文开,号斯庵,浙江鄞县人。崇祯九年(1636),沈光文以明经贡太学,明亡后毅然投笔从戎,在浙闽粤三省问关转徙、坚持抗清斗争十余年之久。1659年,沈光文挈家浮舟欲赴泉州,因遇飓风漂泊至台,成为大陆最早来到台湾的士大夫。  相似文献   
3.
在宋代民间诉讼风潮以及法律庞杂化、理性化、近世化的时代变迁下,宋代士大夫形成了"争诵律令"的习法风尚;树立了"在在持平如衡,事事至公如鉴"的司法公正理念;践行了"田婚之讼,惟以干照为主"以及"金科玉条,凛不可越"的依法审断精神。实际上,即使在涉及血缘或姻缘关系的家产讼案中,情理亦难以颠覆法律。宋代士大夫群体的上述法律品格彰显了中国传统司法公正性、确定性的真实面相;昭示了法律随社会变动而变动的法律哲理,为我们深刻认识宋代司法的近世化转型,乃至匡谬学界所谓古代"伦理司法"旧说,皆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同时,对于当代转型时期"法治中国"的建设亦不乏历史的启迪与自信。  相似文献   
4.
韩髓海 《南风窗》2014,(4):93-93
士大夫”与士绝不相同,士大夫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士大夫阶级的出现,恰标志着“士”的消失与堕落。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11,(4):38-38
何远,字义方,在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建国之初,被封为武昌太守。当时,士大夫的风气日趋颓败。而何远在任上,勤于吏职,清正廉洁,不给别人送礼,对别人的馈赠也从不接受。  相似文献   
6.
晏建怀 《各界》2014,(10):46-47
对于宋朝士大夫来说,苦读诗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书中自有颜如玉”,更重要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时的读书人,一旦金榜题名,谋得一官半职,获得丰厚的待遇和灰色收入之后,便纷纷买房产,置豪宅。赵普宅、寇准宅、陈升之宅、蔡京宅、秦桧宅、王继先宅,均是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奢华如神仙洞府,成为了宋朝各个时间段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7.
徐悦 《检察风云》2014,(16):91-91
暑气正热,扇子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扇面上的笔墨运用,尤为灵动美。据《西宫记》记载,平安初期,每逢夏季,宫廷贵族赐予侍臣折扇,折扇成为宫中活动时侍臣携带的物品之一。  相似文献   
8.
广敏 《人民政坛》2014,(2):32-32
<正>诗,离心灵最近。千百年来,她循着中华文明的脉络,流淌于国人贲张的文化血脉中。"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经》问世以来,中国古代士大夫青睐于以诗言志,以诗抒情,以至诗歌创作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标志。直到黄遵宪一句"我手写我口"才拉开了近代诗歌革命的序幕,诗歌终于步下神坛,走近普通民众。散文,亦是一种优美的文  相似文献   
9.
宋朝是我国文化及科技成就的鼎盛时期,陈寅恪先生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曾说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甚至把沈括及其《梦溪笔谈》称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和“中国科学史的坐标”,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严格说起来,士大夫被皇帝不当回事,以奴才视之,是打元代开始的。没法子,所谓元朝的皇帝,其实是蒙古的大汗,做汉人的皇帝只是一个兼职。这个在马上打下半个地球的勇猛民族,跟中土所有的王朝都不一样,它根本看不起汉人和汉文化,当然也不明白历代皇帝跟士大夫共天下的苦心。士大夫之地位低贱,莫过于此朝。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