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林,又名黄古林,地处宁波市西郊,是闻名中外的草席之乡,也是鄞州历史上四大重镇之一,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镇、省级卫生镇、省级生态镇和省级体育强镇。  相似文献   
2.
徐尚红 《前进》2012,(7):16-18
天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围绕落实好全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我们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推进“绿色跨越发展”为主线,以脱贫为基点,以赶超为战略,以跨越为目标,全力推进富民和强县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开放型、绿色型、低碳型“三型经济”,着力打造京津绿色食品供应区、新型工业集聚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特色人才培育区“四大强区”,全力打好脱贫跨越整体战、项目建设攻坚战、改善民生持久战、文化引领突击战、环境整治大会战“五大战役”,率先走出资源匮乏农业县区脱贫跨越发展新路子的发展思路。为了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实效,我们引导各级干部敢于直面艰苦、忍耐清苦,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2,(6):4-I0002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于199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5年省发改委确认为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开发区城乡总体规划面积106km2,善中循环经济工业集聚区规划面积53km2。开发区主体位于“黔东门户”的大龙镇,地处西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结合部,  相似文献   
4.
正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当代广西》今年第9期本期关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航》对广西"借海"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先行一步进行了有益探索。北海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和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聚集效应与城市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凯 《前沿》2006,(4):85-90
本文从工业集聚效应入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只有建立和发展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才能使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城市聚集过度、聚集不足和超经济聚集都会造成聚集的不经济性。单纯通过乡镇工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的城镇化道路有失偏颇。发展小城镇只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村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全面的城市化战略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对社会资本、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2000年的截面数据,实证检验各地区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区的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社会资本通过加速工业的集聚的方式,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也进一步表明,我国地区间在社会资本水平上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青山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重化工业集聚区,辖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50万。  相似文献   
8.
张加波 《政策瞭望》2014,(12):28-30
玉环是全国14个海岛县之一。县域总面积227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78平方公里,海域1901平方公里,下辖3街道6镇2乡,常住人口66万,其中户籍人口42.8万,目前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29位、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10位。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玉环已经从偏远海岛小县发展成为经济强县,但也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主要表现为体制机制先发优势丧失、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半城市化"现象突出等。  相似文献   
9.
张育林 《群众》2014,(3):64-65
<正>农民要不要进城、进什么样的城、何时进城,要让他们自主选择——遵循城镇化规律,根据区域差异及城镇化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规划,让农民有序进城——农民进城离不开产业。无业可就,农民即使进了城,也是城市农民、城市贫民、城市游民——在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中,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差距就是公共服务,附着在户籍上的不同待遇造成了城乡对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7-2012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以城镇化水平作为外生的门限变量,以熵指数衡量产业集聚程度,考察在城镇化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集聚的非线性影响,并探究该非线性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集聚在产生经济合作效应的同时,还产生非线性空间互补效应并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当城镇化水平跨过较高门限值时,该空间互补效应则有所减弱;工业集聚主要依赖于资本投入的增加以及经营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