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280篇
中国政治   418篇
政治理论   82篇
综合类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通过工艺美术非遗传承创新实践探索,探讨实践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的创新点和推广应用效果,对当下工艺美术非遗传承创新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具有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死去原知万事空,忍看山河代代穷!从今再不事杂琐,拼将残勇赋春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整个八十年代,在国内与国外悄悄地掀起了一股“曹禺热”。据统计,当时全国报刊上发表了论文、剧评和专著等等,就有322篇、部之多。显然,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曹禺研究”的理论队伍。这,是中国空前未有的,也是近现代作家当中比较突出的。正如评论家田本相所说:“这股‘曹禺热’并非是人为的结果,它伴随着席卷祖国大地思想解放浪潮而来,又伴随着对历史反思热潮而深入。  相似文献   
3.
林江 《现代领导》2006,(8):30-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组织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新环境,增强自身竞争力,延长组织寿命,逐渐成为世界管理学界研究的焦点。在此背景下,美国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大师之一、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上面引的是华罗庚先生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一次集会中发言的名句,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以上,但每一念及,仍永记不忘。跟梁思成先生一样,华罗庚先生也是清华大学的名教授,一个是建筑大师,另一个是数学泰斗。梁先生分别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写成的《中国建筑史》和华先生的《维垒素数论》,都是誉满中外的煌煌科学巨著,具有崇高的学术品位。我在清华大学上学期间,有幸与梁先生有所接触,2002年曾就这一情况写了篇短文,发表在母校的一种刊物上。我虽无缘与华先生相结识,只在那次集会上听过他的发言,但他给我的  相似文献   
5.
头回见泥塑艺人双起翔,我便被他那满头银发和长长的白胡须给震住了。他的形象如同他塑造的脸谱一样美。他打造了一个泥塑世界,同时也打造了自己。于是,我请他与脸谱合影,拍下了对他的第一感觉。自认识以后,我便一次次地拜访他,试图走进他那个独有的、美的世界。一回生,  相似文献   
6.
10年间,他凭着一鼓“傻”劲,依法监督,还选后救助196名贫困学生。他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多一份关爱和安宁、少一份痛苦和忧虑。他就是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管委会的人大代表印证大师。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国庆工程给了张开济大展身手的机会。作为北京建筑设计院三位总建筑师之一的张开济.在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中被委以重任。这一时期.他完成了18件大作品.包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天安门观礼台、北京天文馆等首都地标式建筑.北京小汤山疗养院、中央民族学院校舍、百万庄和三星河住宅区等也均出自他的手笔。有人说:“张开济设计了半个北京城”。  相似文献   
8.
石破 《南风窗》2007,(6):88-88
1970年代末,中国头号幽默大师侯宝林问漫画家方成:“咱们是干幽默艺术的,你说,幽默到底是什么?”方成答不出,两人谈一上午仍不得要领。从此,方成开始研究幽默,历时近30年。  相似文献   
9.
曲昕 《湘潮》2005,(4):30-34
在世人眼中,黄永玉是个浑身是故事的传奇性人物。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散文、小说、诗歌、杂文……黄永玉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这样的全才,在当今中国实在太稀有,难怪有人赞誉他“艺贯中西,肆意人生;耄耋顽童,痴狂大师”。  相似文献   
10.
陈申 《民主》2004,(7):35-35
按:摄影大师郎静山,祖籍浙江兰溪,1892年出生于江苏淮阴,是中国第一代摄影艺术家。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1949年以后定居台湾。他的“集锦摄影”显示出浓郁的中国传统风范,被西方人誉为“郎氏风格”。2005年将是郎静山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中国摄影出版社特重新编排出版了《摄影大师郎静山》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