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观念就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观念。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讲过一句名言:听过枪声和没有听过枪声的军人就是不一样。我觉得,与此类似,一个地方实地看过,还是没有看过,也是不一样的。这次到重庆的实地参观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对重庆经验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也促使我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我想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卢芸蓉 《思想战线》2011,37(5):141-142
"何者为知"、"云何有知"、"所知为何"这三个问题,一直是知识论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伍非百看来,《墨经》中对"知"范畴涵义的阐释则恰好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即:何者为知?曰:材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云何有知?曰:闻、说、亲。所知谓何?曰:名、实、合、为。也就是说,《墨经》中对  相似文献   
4.
夏航 《党史文汇》2011,(1):27-31
钟情新闻媒体 1911年10月10日,震撼全国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爆发。湖南革命党人和新军首先响应。社会各界群情鼎沸,青年学生纷纷拥护、赞同和欢呼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徐特立先生在长沙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意在唤醒民众,这给了毛泽东以“革命的第一个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兵 《天津人大》2006,(11):39-40
今年,我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的公务员培训考察团,在学习考察期间,对香港的政治、经济、法治、廉政建设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我多年从事信访工作,对类似于内地的信访工作制度的香港申诉制度进行了考察.加深了对香港申诉制度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6.
体育产生以来,形体动作体现出身体语言的客观存在。经多年的演变与使用,它确实简化了语言繁琐叙述过程,形象且又直接地表达动作内容,发挥了直观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平 《人大建设》2014,(1):42-43
调查研究是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推动和促进“一府两院”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人大工作规范化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调查研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调查”是有针对性地了解、摸清事物真相的形式和方法,是感性认识的过程,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是对调查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提炼,是理性认识的过程,是“调查”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模拟实验在刑事侦查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实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对相关理论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并通过这种感性认识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刑事侦查学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更为必要。一、在刑事侦查学教学中实施模拟实验的必要性从侦查活动的特点看模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必要性。一方面,刑事侦查是一项查找性的认识活动。刑事侦查的任务是通过侦查策略、侦查措施的运用,查明案件事实和查找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展开查找的依据是犯罪行为形成的各种痕迹物证,包括以客观载体形式出现的痕迹物证,如脚印、指纹等,以及以主观载体形式出现的痕迹物证,如证人证言等。这种通过一定的媒介…  相似文献   
9.
周雨臣 《中国司法》2011,(10):111-112
2010年,笔者一行赴澳培训学习和考察,对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尤其是警察职业教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获得大量感性认识,体验到澳大利亚在警察职业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这些对我国警察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监所警察人才培养和警察职业教育的科学化等方面都有很大启发,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展示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的大舞台。北京市民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表现,将成为各国游客对国人素质和文明程度的评判标准。如何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