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2篇
工人农民   155篇
世界政治   2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8篇
法律   990篇
中国共产党   2921篇
中国政治   2953篇
政治理论   642篇
综合类   11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788篇
  2010年   928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855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本科阶段也没有好好学习,就学考研的几门专业课,感觉只有到了研究生,真正的人生才算开始。”西南某高校药学专业一位大三学生说。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加80万,增幅超21%;相比2017年,报考人数增加256万,增长1.27倍。沸腾中不断刷新的研究生报名总数及增量,其背后交织着素质升级的动力、“被迫营业”的压力与逃避社会的无力。  相似文献   
2.
3.
4.
5.
由"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复习备考、期末考核"的线性化教学造成的高校本科思政课"三性一力"不强的问题,成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面临的巨大挑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在立体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立体化教学机制,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并以之为内核展开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有形象问题。湖北警官学院(以下简称警院)自不例外。且警院形象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警院的格评估,还长期影响警院的生存发展。如何塑造和维护良好的警院形象,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一、警院形象的内涵所谓警院形象,是指警院在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外行为特征的总和及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获得的评价性印象。这一内涵表明,警院形象不仅反映警院行为自身的整体特征,而且还以人们对警院的评价印象为前提。警院形象的基本构成有五大要素:1.学生形象学生形象是警院的“产品形象”。每个学生就是一张警院的名片。学院风纪…  相似文献   
7.
天华 《中国减灾》2006,(11):5-5
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十一五”末期,全国学校减灾应急预案制定率要达到85%;100%的学校设有灾情信息员;学校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70%,其中灾害高风险区学校达到90%以上;全国80%的学校基本配备安全消防设施,有条件的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应急避难场所。近日,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合作,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学校减灾工作的目标。为实现工作目标,教育部将采取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校长学是陶行知结合具体的办学管校实践系统阐释校长工作的思想体系。它主要由七个命题构成:一、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务必有高尚的品行;二、校长要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同情心:三、校长要有自己独立的学校观;四、校长要敏于行,做一个行动的校长;五、校长要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六、校长要做民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七、校长工作是一项专门事业,需要也值得校长全身心地投入。  相似文献   
9.
要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抓好犯罪预防是关键。就未成年人生长发育的规律而言,要有针对性地抓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学校教育至关重大。针对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智育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几个方面采取得力措施,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谦兰 《山西政报》2006,(10):40-40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使然,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是国情的需要,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赋予了社会主义价值观鲜明的时代特征。进行荣辱观教育对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特别是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