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基因组的许多高度可变区域能够与小卫星探针杂交,而同时被检测出来,小卫星探针由串联重复的"核心"顺序构成.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获得的DNA指纹图包含多条高度可变的DNA片段杂交带,这些带主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表现出稳定性,而且安全具有个体特异性.本文用小卫星探针33.15,调查了北京地区的60名无关个体,  相似文献   
2.
1月10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我们研究团队取得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奖时,亲切地对我说:"感谢您做出的新贡献,希望您再接再厉,再攀高峰!"  相似文献   
3.
张永琛 《党课》2012,(6):119-120
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首次提出克隆技术的设想。 过了半个多世纪,1996年7月5日,这个设想被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博士变成了现实,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了。  相似文献   
4.
袁隆平常把自己喻为一粒种子,每粒种子都会有适合它孕育的土地.重庆相辉学院正是哺育袁隆平走向成功的最初的那片沃土. 爱好广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袁隆平,在这里度过了他充实美好的大学时光.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浓郁的学术氛围,给了袁隆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开放广阔的学术视野,为他走向世界杂交水稻研究的荣誉之巅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虽然有人将他和袁隆平相提并论,但李振声一直十分淡然。他多次表示,自己不会和袁隆平比荣誉,他想做的,只是守望在试验田里,为了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奋斗不已。2014年5月,83岁的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如果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那么李振声称得上"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南袁北李",一个研究水稻,一个研究小麦,都用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培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让广大农民受益,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受益。小村寨走出大科学家1931年2月,李振声出生在淄博市一个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6.
2010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考察广西超级稻种植情况。在灌阳县,袁隆平得知超级稻亩产超过800公斤时,连叹"了不得",并欣然挥笔题词:灌阳,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  相似文献   
7.
2006年4月25日晚,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为中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8.
用Y—染色体特异DNA探针鉴识微量干血痕性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法医鉴识干血痕性别,通常是用盐酸阿地平染色观察 Y—小体的方法。重组 DNA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法医物证检验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用 Y—染色体特异 DNA 探针鉴识干血痕性别的成功,为法医的血痕性别签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陆魁宏 《学习导报》2011,(11):48-50
第一次同袁隆平打交道,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1978年,袁隆平作为黔阳地区农校教师写了篇题为《学习唯物辩证法,攻克杂交水稻关》的文章送到省里来,当时我作为湖南省委《新湘评论》第一处处长(分管文史哲和科技)热情接待了他,担任了该文的责任编辑,参与了研究,并帮助修改定稿发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者署名没有用袁隆平的名字,而是用“黔阳地区农校杂交水稻研究组”的名义。初见其人,从衣着看,从晒得黑黑的面孔看,从言谈举止那种朴实的形象看,  相似文献   
10.
禾刀 《当代广西》2010,(19):18-18
喜迎80大寿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称:"我这个‘80后’还有个愿望,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依然有信心继续工作下去,等我90岁的时候,还要争取实现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达到亩产1000公斤,更多地造福人民!”耄耋之年的袁老雄心依旧,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深为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