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柯 《中国减灾》2006,(2):53-53
核电是安全可靠的,但是核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完全可以杜绝的。所以,公众应该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心理防护——认识放射性放射性是宇宙与生俱来的,只是到了1896年,贝可勒尔才发现了这种特殊的现象。自然界环境中存在着微弱的放射性,人们每年都要接受一定的放射性,其中各有1  相似文献   
2.
环球     
《廉政瞭望》2012,(16):13-13
前首相因核事故被刑事立案 日本前首相营直人8月1日被东京地方检察院刑事立案.原因是他在去年发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处理中,由于瞎指挥导致第1核反应堆氢气爆炸,致使多名核电站作业人员受伤。东京地方检察院决定以“违反原子能等规制法罪”和“业务过失伤害罪”对营直人等进行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3.
媒体     
《南风窗》2013,(6):16-16
01核安全关键要提高透明度英《自然》2月28日中国进取的核计划因日本核事故搁置19个月后又重新启动了,建设中的原子反应堆数量几乎是全球的一半,国家计划在4年内将核能量提高3倍—从2011年的12.5千兆瓦达到2015年的40千兆瓦—此壮举是世界其他国家未能办到的。在福岛灾难接近两周年之际,我们应该问一下中国,是否已从日本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身上汲取了教训,是否能  相似文献   
4.
刘柠 《南风窗》2011,(7):26-27
正是在日本政府第一时间反应、民间社会积极跟进、国际社会密切配合和援助之下,此番日本抗震救灾才得以保住基本面,刷新日本国民形象,进而全力对抗核危机。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有核历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电站爆炸与核泄漏事故。此次核事故暴露了日本长期以来在核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和民众正在为之付出沉重代价,日本也因此陷入核困境。一、日本发展核电的战略考量(一)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提高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有核历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电站爆炸与核泄漏事故。此次核事故暴露了日本长期以来在核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和民众正在为之付出沉重代价,日本也因此陷入核困境。  相似文献   
7.
外媒     
《中国周刊》2016,(4):8-11
《Popular Science》中文翻译:《大众科学》出刊时间:2016年3-4月网址:http://www.popsci.com/5年前,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年,日本制定了一个为期10年的灾后复兴计划,其中前5年为集中复兴期。在这期间,日本政府安排了25万亿日元的重建资金,试图修复核污染带来的灾害,恢复当地经济。但5年过去,福岛依然是座"空城",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还将长期持续。  相似文献   
8.
吴海 《新民周刊》2012,(27):38-39
日本文化中"不加质疑地服从,不愿意质疑权威,坚决‘紧跟程序’,盲目的集体观念以及岛国心态"都对此次核事故产生了负面作用。7月1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在一片抗议声中,重新启动了福井县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这也意味着日本"零核电"状态在约2个月后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9.
钱炜 《党课》2011,(14):108-111
既要满足减排与能源供应的需求,又要保证足够的安全性,此次发生在近邻日本的核事故,恰好让正在急速发展的中国核电调整脚步,以期在这二者间寻得更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孙勤 《求是》2011,(20)
社会主义中国已经走过了62个年头。半个多世纪以来,核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核工业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根本途径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快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