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个人权利与宗教权力、经济权力、政治权力的制衡关系是政治学说中重要的议题。社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协调个人权利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要求之间的矛盾。洛克较早的论述了个人与社会制衡的思想。个人权力对宗教、政治、经济三方面因素产生制约和平衡 ,从而使整个社会与个人达成一种平衡态势。其中 ,个人权力的至上性和不可取消性不仅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也是整个社会存在的根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的时代主题下 ,重温他的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联邦究竟享有怎样的权力?1789年美国联邦宪法在联邦与州之间究竟做出了怎样的权力界分?这一深远与根本的问题几乎从来不曾脱离人们的视线。1819年在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一案中,马歇尔大法官对于宪法应为扩张解释、联邦政府权力范围以及联邦享有相对于各州的优先地位等问题的判决,便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论述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1979年中美建交开始,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起起落落,特别是从冷战后至今,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看法以负面为主,其根源之一是基于垄断性意识形态诉求的美国话语霸权,实质则是中美之间诸多因素的建构.中美关系应被视为洛克文化的建构,目前所呈现出的某些霍布斯文化的特征并不占主导地位.中美应在尊重主权的前提下开展竞争,以竞争对手而不是敌手的身份看待对方,来构建具有明显洛克文化特征的中美间安全文化.中美关系主要不是零和博弈和囚徒困境,而是共存共生共荣的洛克文化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洛克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是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代表。在我国理论界占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洛克是议会主权论者而不是人民主权论者,其实,洛克比卢梭更早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洛克认为议会权力只是针对行政权力而言才是最高的,对于人民权力而言,议会不具有最高权力,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主权者。在洛克的政治理论中,自由、法治和民主是统一的、共生的。没有自由、法治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同样,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真正的自由、法治,三者的关系是不可分离且互为前提、互为保障的。在我国理论界存在着自由、法治、民主何者优先的激烈争论,洛克在这方面的思想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从规范的意义上说,自由、法治和民主并不存在何者优先的问题,而从实际操作的实证意义上说,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来采取何者优先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洛克认为司法权的产生是政治社会区别于自然状态的主要标志;司法职能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司法权具有被动性的特点,其功能在于实施法律,解决纠纷,保障人权;司法权由法官独立行使;法官裁判纠纷的依据是议会通过的法律;司法权应是一种独立的权力.论文最后指出,洛克司法权理论具有英国特色,符合英国国情;它与孟德斯鸠的司法权思想并无轩轾之别.  相似文献   
6.
同样一斤米     
亿万富翁雷·克洛克是麦当劳的创始人。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他是否喜欢免费的午餐。克洛克说:“我从不吃免费的午餐!”  相似文献   
7.
霍布斯与洛克是近代英国自然法哲学的两位杰出代表人物.两人的自然法哲学都是以其预设的"自然状态"为逻辑起点,探讨摆脱"自然状态"从而进入政治公民社会的途径.但是他们不论是在对于"自然状态"的理解上,还是对于所缔结契约的方式和内容以及采取的政体形式上都存在着差异.厘清二者之间的差异,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与社会实践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第一个论证宪政民主的人,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享有天赋自由且生来平等;人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平等权利和财产安全,才订立契约、建立社会的.所以,法律是对自由的保护而不是对自由的限制;政府和法律都应该把保护人民的福利作为自己的唯一目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初,在行为主义政治思潮的统治之后,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以其恢宏巨著<正义论>重提自由、民主,平等这类重大价值性命题,对国家的政治制度、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这类传统政治学关注的主题重新进行研究,由此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政治学界开始了"复魅"的思想运动.罗尔斯的"叙事"是传统的,但其"叙述"却是当代的.罗尔斯与西方近代传统政治思想的这种"文本"关联性,生动地体现在他在财产权理论上对卢梭与洛克的继承和超越.财产的占有是善还是恶,是自由之基还是不平等之根?在西方思想史上,洛克和卢梭给予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两大不同的传统:前者张扬了自由主义精神,后者体现了平等主义取向.20世纪的罗尔斯,用卢梭调整洛克,在自由和平等之间进行了整合,体现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较高成就,对目前中国的财产权制度也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0.
洛克《政府论》宪政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在《政府论》中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 什么样的政府最利于保障人权,核心又是保护私有财产。 为此,洛克以自然状态为“历史”前提,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 基础,详细论证了国家权力的来源,精心设计了一种理想的 政府模式,即君主立宪制下,议会享有最高权力但又受到限 制的、国家权力分立的有限政府模式。在他看来,这种有限 政府模式最有利于保障人权。洛克强调,政府是保障人权 的工具,政府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政府分权是建立有限政府 的制度保证,人民对国家事务享有最终的决断权。此外,洛 克还积极倡导民主和法治。丰富而深刻的宪政思想奠定了 洛克在世界宪政史上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