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938年夏秋时节,新四军军部率第三支队先后进入南陵、繁昌、铜陵地区,接替国民党军队担负沿江守备任务,抗击日军。然而,第三支队驻地范围狭小,与日伪友顽犬牙交错,该地时有土匪出没,群众基础薄弱,民心不稳。以谭震林为领导的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进入南、繁、铜地区后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为胜利完成保卫南、繁、铜地区的作战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皖南的情怀     
<正>读皖南的情怀,要从水开始。皖南的水,不像皖南的山那样,声名远播。此番行程的目的地,大多在泾县。"泾县不是在皖南吗?皖南的山挺美的,不管别的风景怎样,能够车览皖南的山,就可以了。"带着这样的憧憬,我们踏上了去皖南的旅程。皖南的山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3.
皖南第一案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11,(22):28-29
发生在皖南泾县的张羽涉黑大案.是2010年全省“打黑”第二大案,皖南第一案。该案被告人数之多、涉嫌罪名之多、犯罪事实之多、案卷之多、案情之复杂.是一个县级法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2010年.泾县人民法院对张羽等20多人涉黑案作出一审宣判。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非法经营罪等多项罪名对张羽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1.05亿元:其余19名从犯也分别领刑8个月至16年不等,并判决了一定数额的罚金。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曾争霸于东南一隅的越国,因内乱衰落而致楚国东入,越人四散为"百越"。东瓯越人徙入皖南等深山,而形成了山越人。保持有较为原始越文化形态的山越人,秦汉以降,或北迁江淮,或中原汉人南迁融入,而最终被汉文化同化融合,这是先进社会生产方式和文化取替落后社会生产方式和文化之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一婷 《江淮法治》2011,(13):61-61
前年,母亲作为新四军老战士后代,参加了新四军研究会,前不久,我在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名为《茂林悲歌》的书,本想随便翻翻,但我阅览到书中的内容时,不禁被书中那完整真实地再现了皖南事变的故事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6.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2,(12):31-33
苦口婆心,陈毅劝说项英东移苏南1940年1月,陈毅接项英急电:即速来皖南军部参加东南局和军分会联席会议。陈毅赶到军部的当天晚上,项英早在自己的宿舍里给他放好了一张行军床(陈毅每次去军部,都睡项英宿舍里)。陈毅将洗漱用具向床上一放,急问:“发生了什么事了?”项英连忙回答:“华北方面,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下手了。甘肃省主席朱绍良策划了袭击八路军的‘陇东事件’;山西省主席阎锡山制造了‘晋西事变’,以6个军的兵力进攻晋西,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5000多人;国民党第79军朱怀冰等部进攻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  相似文献   
7.
1940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强令我黄河以南的新四军撤到黄河以北,暗中又纠集了7个师的国民党部队,对我北移的新四军实行包围。1941年1月6日,国民党四十师首先打响了皖南事变第一枪。我军被迫还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我军伤亡惨重.被迫采取了果断措施——突围。  相似文献   
8.
自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至皖南事变期间 ,国共两党的关系较之于抗战初期有了复杂的变化。如何较为客观地评价国共两党在这段时期的关系 ?这对正确把握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和总结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教训均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 ,携手合作 ,共赴国难 ,从主流方面看 ,两党的关系是良好的。 1 93 8年 1 0月 ,广州、武汉相继失守 ,日军侵略势头暂时减弱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 93 9年 1月下旬国民党在陪都重庆召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改变以前联共抗日和限共防共溶共的两面政策为联共抗日和限共防共…  相似文献   
9.
皖南事变是蒋介石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制造的一次大规模的局部内战,它严重破坏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大业,但这次事件却遭到美国的反对.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展了积极的对美外交,以化解裂痕,围绕这一事件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态度、国民政府对美外交和事件的解决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皖南事变发生后,事变的制造者--国民党就如何处理此次事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除了诸多的国内因素外,当时的国际因素也对国民党有着很大的影响.事变发生后,苏美英三国从世界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或各自的利益出发,在外交和经济方面对国民党蒋介石施加压力,海外华侨则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在舆论上对国民党施加压力,而此时日本在正面战场对国民党的进攻,则使蒋介石处于更加尴尬的境地,从而促使国民党尽快的解决皖南事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