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蒲润洲 《乡音》2013,(1):44+5
在我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戏曲中,樊梨花是唐代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在锁阳关,就流传着她的许多传说和故事,在此基础上改编成《樊梨花把守锁阳关》《樊梨花勇夺锁阳关》《丑鬼杨藩》《薛刚反唐》等传统剧目上演。这些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演绎得活灵活现,使樊梨花的形象愈加丰满和传神。锁阳关,在河北赤城县龙门山上。龙门山横亘于赤城县与宣化县之间,  相似文献   
2.
<正>七、真挚的感情自从建立了新中国,这日子一天变一个样,像是掉进了蜜罐里。过去唱戏,要靠官僚资本家的捧场。他们来看戏,演员们在台上都提心吊胆。况且,评剧又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所谓"高级人物"根本不予理睬。现在,新的天津市市长黄敬和其他领导同志都来剧场看过鲜灵霞的演出,他们鼓励鲜灵霞带班出去巡回演出,慰问灾区,让灾区的人民和农民兄弟也看看戏剧。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国庆节假期,回河南农村老家与奶奶的心灵相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奶奶出生于书香门第,今年92岁,我是她老人家的长孙女,从小在奶奶的故事里和奶奶讲的故事中长大,印象最深的是讲述的花木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弟子规》和"好儿孙必读书"、"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忠厚慈善传家久,诗书礼义继世长"……从北京出发前,反复考虑给奶奶带些什么,最后决定自费印制200多份图说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漫画送给奶奶和乡间邻里,奶奶说:这是收到的最好礼物!节日期间,奶奶陪我一起张贴并送给左邻右舍,融融的隔代亲情,蕴涵着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当我返  相似文献   
4.
<正>人的一生或许会遇到一些不同寻常的"偶然",在诸多丰富的可能性中,她抉择了一种。细想起来,这种短暂的"偶然"中又包含着永恒的"必然"。对范乐新而言,京剧职业的选择或许是一次"偶然";工作地点的转换或许又是一次"偶然",读研深造或许还是一次"偶然","梅花奖"的摘得或许仍是一次"偶然"……范乐新始终不渝地选择了京剧,无怨无悔直到永远。这里的一切已渐渐融入了她的生命,熔铸成难以割舍的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我们特别策划约写了两位县级政协女主席的事迹报道。以此表达本刊对忠于职守、敬业爱岗,为我省人民政协事业作出贡献的女干部、女委员的由衰敬意。  相似文献   
6.
黄巍 《学理论》2013,(23):240-241
"穆桂英"是戏曲和小说中的人物,是中国民众熟悉的一位勇冠三军的女英雄。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意识中,能成为"穆桂英"式的女性人物可以说是寥寥可数。而"穆桂英"形象在中国民间大量产生,并成为一个时代尊崇的女性形象则是在"大跃进"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劳动力的严重短缺,客观环境要求女性必须像男性一样参加社会劳动,在媒体报刊和实际生活中,"穆桂英"女性形象逐渐增多,并成为歌颂女性勤劳勇敢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天下     
《人民公安》2007,(11):4-4
莫奈朦胧画风源于白内障?法国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以《日出·印象》《睡莲》等画作著称于世。其作品中朦胧的色彩和模糊的光影被认为是其独特创作风格的体现。不过据英国媒体5月16日报道,最新研究表明,莫奈作品色彩模糊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他晚年患上白内障,对色彩的感受力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8.
贺晓 《学习导报》2013,(13):46-47
千里沅江河畔,夜色笼罩的古城辰阳,位于新城中央的刘晓公园广场上流光溢彩,人头攒动,古朴典雅又略显现代的舞台上,一曲《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正徐徐上演,“咱头上整一整乌云发辫,红绣花鞋奴这样紧紧缠,叫穆瓜看过了雕翎箭,再看弯弓秋月圆……”委婉高亢的女声,在悠长的双唢呐声中,动人心弦。19岁旦角杨君凤扮演的穆桂英,一唱一眸甩袖舞蹈问,尽显辰河高腔之韵味。  相似文献   
9.
宋词 《海内与海外》2011,(12):49-51
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的剧目中,三国戏、水浒戏最多,其次是杨家将的戏。杨家将虽见于正史,戏曲舞台上演的故事多为民间传说,饱受战乱之苦灾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对民族英雄特别热爱,杨家将的故事通过戏曲、曲艺的传播家喻户晓,没有文化的农民看戏听书受到爱国主义的教化,又不断丰富、创造着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的戏扎根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  相似文献   
10.
于恩荣 《春秋》2014,(3):34-35
正每到春季,我就想起那些青黄不接的日子,想起那段到处找粮的艰难岁月。提起上世纪60年代那场饥荒,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当时的严重程度。1958年和以后几年,都风调雨顺,谈不上有什么"自然灾害"。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相继开始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风"五风"愈刮愈烈,"一切为钢铁让路"使大量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运动,因缺少劳力,好多丰收的庄稼扔在地里白白烂掉了。办"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