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观察2011年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以下几起尤为值得注意:6月份发生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和广州增城新塘镇的打砸烧事件.10月份发生于浙江湖州市织里镇的事件。追溯三起事件之源头.竟十分相似.均因外来务工人员而起,并演化为当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浙江人大》2012,(12):1
织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吴兴区东部,北依太湖,南靠318国道和长湖申航道,历史上织里镇因织造业兴盛而得名,史料中就有"遍闻机杼声"的记载。全镇区域面积135.8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30多万人,其中本地人口10万人,外来人口20多万人。1995年,被列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相似文献   
3.
外来人口管理应实现"六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入世”为契机和动力源的第二次人口流动大潮将再度掀起 ,而外来人口管理一直是困扰各级公安机关的一大难题 ,因此 ,探索一种能有效管理外来人口的工作机制将成为新世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题中之义。拥有近5万外来人口的湖州市织里镇近年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并形成了外来人口管理的“六个转变”的好做法 ,即 :变单向管理为双向管理 ,变放任自流为蓄水养鱼 ,变突击管理为长效管理 ,变单兵作战为集群作战 ,变重办证收费为重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2013,(2):26-28
2011年10月30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医院,一张病床前围满了工友,人群中间躺着一位头上缠满纱布的年轻人。他叫伊玉平,因为织里镇"10·26"事件后的开工问题,被企业老板的岳父砸伤了头部。正当点燃矛盾的导火索燃烟四起时,一个身影出现在病房门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更让人吃惊的是,躺在病床上的小伊睁开眼睛,伸出手紧紧握住来的人,对身边的工友说:"吴阿姨我认识的,她很公正的。"这个似乎与"定心丸"划上等号的人,就是本  相似文献   
5.
童装世界     
《今日浙江》2008,(21):64-64
织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和吴兴区的东部,北依太湖,居长三角地理位置之中心。织里镇在1995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2年被国家纺织协会、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童装名镇”;2004年被建设部等国家六部委确认为“全国重点镇”;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9,(5):F0003-F0003
织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稳定,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以湖州市织里镇为代表的快速成长型城镇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在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着违法犯罪总量快速上升、治安纠纷日益增多、社会丑恶现象急剧增多、安全生产隐患凸现以及交通状况混乱等突出问题.人群的社会化进程脱节,基层社区组织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需求,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自身的需要不合拍,社会治安管理缺乏超前性、主动性等是影响快速成长型城镇社会治安形势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切实加大对社会稳定的领导力度,加大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防控队伍建设力度,加大社会治安为重点的社会面的管理力度和加大针对违法犯罪的打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民情,真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人大以6个办事处组织架构为基础,在每个办事处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在镇区中心地带——利济文化公园设立全镇中心联络站,形成了"6+1"的组织网络系统。同时,联络站下设8个联络点。截至2020年底,织里镇已实现五星级代表联络站创建全覆盖。按照"周周有接待、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年年有提升"的要求,织里镇人大致力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被很多外地务工者称为“知心大姐”的“全国模范司法所长”、“模范人民调解员”吴美丽,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司法所所长兼镇调委会主任。在基层调解工作的岗位上,她已经干了整整17年。  相似文献   
10.
湖州市织里镇地处浙江北部.改革开放以来,织里镇综合实力列“全国千强乡镇”前50位,有“中国童装之都”美誉.目前,织里镇有流动人口30万,是常住人口的2倍.流动人口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他们对生活环境、生产条件、劳动保障、子女就学、计生医疗、维权诉求等服务需求不断增强,对公共服务软、硬环境提出了新要求.为此,要从服务管理的“精准化”、目标的设置、工作路线图的选择、提升服务环境质量等方面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