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17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35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4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据规则问题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公安司法实践要求确立具体、可操作的证据规则的呼声越来越高,诉讼法学界也日益关注证据规则问题。深入研究证据规则,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为立法作理论上的准备,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盛建明 《河北法学》2007,25(7):171-176
根据欧盟现有的反倾销立法及其实践,欧盟反倾销产业损害认定能否成立大致可以分成立案审查阶段、初裁前调查阶段、终裁前后续调查阶段和复审阶段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中,欧盟反倾销调查机构关于损害认定的法律标准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且在利害关系方证据材料的要求方面各具不同特点.欧盟产业损害调查各阶段法律标准和证据规则侧重点不同的做法并没有违反WTO《反倾销协定》之原则和精神,欧盟反倾销调查各阶段产业损害认定采用不同标准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3.
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与全国性刑事证据立法相对应,我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制定和实施刑事证据规则的试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又存在广泛的问题,其产生的动因主要是防止冤假错案,保持司法公正和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今后我国应该走全国统一刑事证据规则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刘军 《中国检察官》2005,109(2):108-109,11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美国证据法中是最具争议性的证据规则之一,自从191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威克斯诉合众国一案中确立该规则以来,围绕这一规则所产生的争议就接连不断。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排除规则适用的地域范围;其二是关于排除规则适用的案件范围。1961年,联  相似文献   
5.
栗峥 《法学论坛》2006,21(3):88-93
“协调性”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包括:匹配性、一致性、完整闭合性和动态性方面。协调作为高级表现形式的价值理由在于协调不存在对立价值。协调是平衡诸价值的价值,即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其他价值正是通过相互协调升华为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证据群作为证据通往事实的中间环节而存在,它构成相对于单个证据更高阶的证据层面,同时又低位于最终事实,用以解决证据组合问题的一种中介性工具。证据规则的协调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证据规则与证明事实相协调与否;二是证据规则之间相协调与否。  相似文献   
6.
证据规则是民事诉讼的灵魂所在。我国《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规定引发学界争议。为实现民事证据规则的具体化,增强民事证据规则的可操作性,应对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进行实体和程序上的划分,并对二者进行理论上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法律移植过程中需要避免片面化和理想化的因素,沉默权实质上是证据规则的告知问题。基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国不宜确立明示的沉默权制度,应建立适宜我国国情的“沉默”制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英美法意见证据规则 ,普通证人意见不可采 ,专家证人意见具有可采性 ,但在适用上都有例外。我国意见证据立法对普通证人意见规定有限可采原则 ;关于专家意见的采信 ,首先建立专家资格认定制度 ,赋予被告人委托鉴定人权利 ,是否采信由法官决定 ;无论普通证人还是专家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接受交叉询问。  相似文献   
9.
不良品格证据由于与案件的争议事实无关联,因而,除了一些特定的例外情形,原则上法律将被告人的不良品格证据排除于法庭之外。但是,近些年国际上关于该规则的内容已有所变化。为了完善我国刑事证据立法和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我国亟待构建科学的不良品格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证据规则的规范目的对于规则适用中的解释、裁量和漏洞填补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证据规则的适用中应探寻其规范目的.在证据规则的规范目的探寻中,应尊重立法者所确定的规范目的,但在立法者目的不符合现实需求或者明显不合理时,司法者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正.应深入发掘证据规则的实质目的,对于具有多元规范目的的证据规则,应合理选择其首要目的或优先目的.总体上看,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规范目的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维护司法正义、保障公民权利;保障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对证明力评价进行规范、指引;保障当事人质证、询问等程序性权利;合理设置证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