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24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年牦牛松果体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幼年牦牛松果体的组织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镜下,幼年牦牛松果体由松果体细胞、少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和神经等组成。电镜下,松果体细胞的电子致密度低,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微管、微丝和核糖体,典型异质细胞器突触带呈球形,多位于质膜附近。神经胶质细胞内的线粒体丰富,胞体突起呈球形膨大伸入到松果体细胞之间。松果体细胞以及神经胶质细胞间均存在突触和连接复合体。牦牛松果体内的毛细血管为连续型,远腹侧血管周围可见色素细胞。  相似文献   
2.
用O_1血清型大肠杆菌制备负染样品和扫描电镜样品,并对AA鸡气管接种上述大肠杆菌后24小时扑杀取心、肝、气管、肺、肠作透射电镜样品。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大肠杆菌呈杆状,两端略呈圆形,内膜为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周身有较密的菌毛,两端或侧端有细而长的波浪形鞭毛,通过细胞膜附着于菌体的胞浆中。在人工感染鸡的心、肝、气管、肺、肠等组织胞浆中都能看到大肠杆菌或在自噬空泡中有降解的大肠杆菌残骸,其中以肺脏的变化较严重,细菌主要存在于肺胸膜下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质膜下的胞浆中。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冰冻断裂技术处理组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实验性小鼠死后温度为20℃的潮湿环境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发现:死后3小时,肝细胞的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肿胀等形态学改变,细胞核改变较晚.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与死后经过时间有关,亦可作为推断机体死后经过时间的形态学指标.作者还讨论了冰冻断裂技术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的Ⅳ型胶原水平和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CCl4后腿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结果:模型组大鼠病理片呈肝纤维化变,贮脂细胞增生活跃,有较大量的Ⅳ型胶原沉积。超微结构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生成和成纤维细胞。结论:CCl4肝纤维化大鼠3周的胶原沉积量并不高,6周起胶原纤维沉积量逐渐增大,并向肝细胞延伸。从9周开始分割肝小叶,在第12周已有假小叶生成。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心肌缺血的早期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们应用酶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实验性家兔心肌缺血的早期改变进行研究。发现当心肌缺血15min,PAS、PPr、分枝酶即呈阴性,SDH、NADPHD、GDH、ATPase、CCo 活性降低,且随缺血时间延长,缺血范围逐渐增大,酶活性逐渐降低,MAO、ACP、ANAE 活性在缺血早期无明显改变。电镜观察,缺血早期的主要改变是线粒体肿胀、增大、嵴断裂溶解,基质内出现致密颗粒。上述结果有助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及缺血时间判定。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硝基苯对小鼠脾的毒性作用,采用灌胃的方法对试验小鼠用硝基苯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26 mg/kg、52 mg/kg、105 mg/kg,每天染毒1次,共30 d.于末次染毒后第2 d将小鼠脱颈处死,立即取出脾检测抗氧化指标MDA、SOD、GSH-Px和T-AOC,并对其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加大,MDA含量逐渐升高,SOD、GSH-Px酶活性和T-AOC逐渐降低;与油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光镜下白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生发中心不明显,高剂量组能见到少量的凋亡细胞;电镜下白髓区淋巴细胞染色质聚集,核周隙增宽,核边集现象增多,高剂量组可见个别细胞核膜破损,核内容物外溢.结果表明,硝基苯对脾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能够诱发机体氧化应激和脾淋巴细胞凋亡,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悬挂体位下窒息死亡动物的膈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取悬挂双前肢体位家兔的膈肌和腓肠肌组织,以勒颈致死家兔的膈肌和腓肠肌组织为对照,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悬挂组膈肌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均有缺氧损伤的征象,其中肌纤维内的肌原纤维、线粒体病变尤为严重;勒颈组膈肌的改变与悬挂组膈肌相类似,但程度上较轻微;悬挂组腓肠肌轻微病变,但肌原纤维无明显改变;勒颈组腓肠肌无明显改变。结论悬挂体位造成了膈肌纤维超微结构的损伤,形成了机体缺氧的病理基础,可导致死亡;本实验的结果可为限制性体位窒息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标准提供实验性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 ,发现比格犬肾上腺髓质中含有 3种嗜铬细胞 ,即肾上腺素细胞、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和小颗粒嗜铬细胞。它们均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和大量的分泌颗粒 ,颗粒表面有膜包裹 ,内含核芯。其主要区别 :肾上腺素细胞呈多边形或圆形 ,去甲肾上腺素细胞为多边形或柱状 ,小颗粒嗜铬细胞为细长锥状 ;肾上腺素细胞的分泌颗粒 ,其核芯多位于中央 ,核芯与界膜之间有一狭窄的空晕 ;去甲肾上腺素细胞的分泌颗粒 ,其核芯偏于颗粒一侧并贴于界膜上 ,而使颗粒的另一侧留下一个较大的腔隙 ;小颗粒嗜铬细胞的分泌颗粒较小 ,内部结构与肾上腺素细胞的相似。  相似文献   
9.
早期心肌挫伤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机械式弹性拉力打击器以10.0米/秒速度冲击犬胸骨心前区,引起心肌挫伤。分别对伤后2~5min、30~60min、3h及5h心肌挫伤区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伤后2~5min即见严重的心肌超微结构损害,如肌原纤维撕裂、扭曲变形,肌节过度收缩或I带增宽Z线弯曲、线粒体破裂,部分嵴不清、间质出血并可见游离的线粒体。伤后30~60分钟挫伤心肌肌原纤维溶解、碎裂,线粒体破裂伴嵴消失。伤后3及5h,挫伤区坏死明显,坏死物与红细胞碎片混杂一起,结构不能辨认。(2)同一心脏可有多部位损伤,且损伤程度不均一。  相似文献   
10.
电镜观察显示,人工感染大巴贝斯虫的黄牛红细胞有一层绒毛外衣。虫体有双梨子形、单梨子形和形状多变的滋养体。细胞质内有前、后极地环及微丝体、棒状体、线粒体和内质网。除核外还观察到一个球形体。典型的双梨子虫体可见有双生的子细胞在末端相连,维持一段时间后分离,形成单梨子形虫体。滋养体的形态是多变的。大巴贝斯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与双芽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