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表达了辩证的逻辑思想.自然有平衡功能,相应地,逻辑也有平衡需要,形式、过程、规律都必须内部平衡,如果失衡也就失去了正确性.联想到当今生态失衡、社会失和、心态失衡,再看思维及逻辑,却发现逻辑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平衡”.  相似文献   
2.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向全党发出的思想号令与政治动员。就历史逻辑而言,“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直接赓续承继和丰富拓展,是党在总结自身建设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基础上提出的更新更高标准。就理论逻辑而言,“三个务必”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构成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就实践逻辑而言,将“三个务必”融入到新时代党的建设全部环节和具体工作中,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就价值逻辑而言,“三个务必”着眼于党性,根源于人民性,而最终落脚于实践性。“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历史方位、辩证关系、实践进路和价值旨归,有助于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更好领悟和践行,发挥其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3.
一、内容新颖,紧跟时代步伐1、在分类法中,反映出新科学、新事物、新主题、新技术方法。将数理逻辑,辩证逻辑、模糊数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技术、分析综合方法,数学方法,计量方法、模拟方法、实验方法和引文分析方法等得到了充分地运用。2、开创了文献分类理论,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先河。《分类法》使用的检索语言,体现了文献分类的系统性,分类的自动化趋势,分类主题一体化,以及文献分类语言的转换,分类后控技术等。在文献分类学上这些新颖的名词,都得到充分的反映。3、在保持《中图法》列举式属性基本不变;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仍没有过时,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多,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减少的量变过程。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主义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5.
争鸣     
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遵循的都是“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的辩证逻辑,而非任由美方作威作福,中方却照单全收。此次中美贸易战检验中国尤其是中国社会的各方群体,是否具备了必要的战略意志,去迎接伴随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所必然承受的战略压力。  相似文献   
6.
"金著"把"辩证思维形式"和"思维形式辩证法"混淆,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金著"否定辩证思维形式的存在,却又肯定具体概念、矛盾式判断等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辩证概念与普通概念的根本差别之一是其内涵中包含有矛盾结构,辩证概念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A(A.A);"马著"把概念区分为隐性辩证概念和显性辩证概念对于辩证逻辑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在辩证逻辑中应包括"辩证概念的定义和划分"的内容;辩证逻辑应是逻辑而不是哲学,辩证逻辑工作者应坚持辩证逻辑逻辑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8.
强化历史和前沿意识、包容意识和开放意识,是推进辩证逻辑研究的三个重要前提。辩证逻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一步也离不开历史和现实。辩证逻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的发展必须包容社会史、思想史、科学史的方方面面内容。包容性越强,其理论内涵就越丰满。强化开放意识,指辩证逻辑的深化研究不能局限于理论层面,而必须应对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服务。强化开放意识,是拓宽辩证逻辑研究路子,发挥辩证逻辑社会功能、提高全民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谈思维,离不开思考的切入点。我的切入点是文明进程,特别是科学技术在这个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什么要从科学技术看,因为它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作用,而且一直颠覆性地改变着文明和社会的进程。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这么几句禅语:第一句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句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相似文献   
10.
石勇 《南风窗》2012,(9):89-91
在关乎"中国走向"的公共争论中,不讲逻辑的非理性情绪四处泛滥,一种声音一口咬定,中国绝大多数公民与逻辑的距离,就是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距离。真是这样吗?差不多100年前,面对中国落后而任人宰割的局面,知识精英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一种"大拒绝"的姿态,并召唤"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