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3篇
法律   824篇
中国共产党   443篇
中国政治   784篇
政治理论   274篇
综合类   4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就是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拉关系的快速发展,国际上对这一关系的误读、误解和误判也时有所闻,有时甚至出现了"妖魔化"的迹象。迄今为止,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三种错误论调是:中国导致拉美出现了"去工业化",中国在拉美破坏生态环境,中国在拉美制造"债务陷阱"。这些论调无中生有,混淆是非,甚至是信口雌黄,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拉关系发展都造成了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摆事实、讲道理,有力反击这些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3.
刘琳 《瞭望》2020,(5):30-33
疫情在短期对经济产生冲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在此特定阶段,中央政府应提前准备,考虑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违约进行阶段性兜底或者补助,推进启动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上众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投资,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4.
5.
6.
《新长征》2006,(11):59-59
省政协委员张荣生日前通过调查了解到,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政策和资金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本身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债务包袱沉重,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省乡村债务状况及形成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5月底我省乡村累计负债总额高达120亿元。其中:乡镇负债约60亿元,村级负债约6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大约913万元,村级负债81万元,有些乡镇负债总额高达千万元以上。我省乡村负债面广、量大,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从有关乡村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8.
中航油债务重组方案终获通过。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陈久霖曾说:“我希望通过这次公司重组,能让中国航油‘蚕蛹破茧成蝶,凤凰涅槃新生’,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在“重组方案”通过的同一天,陈久霖被新加坡警方正式逮捕,受到当地司法机关的正式指控。陈久霖个人面临总共15项罪状,根据新加坡有关法律,如果针对他的指控全部成立,他将面临最高长达70年的监禁。70年,有些骇人听闻!不过,估计陈久霖再怎样也逃不过这场“牢狱之灾”了。法官也算给面子,准许陈久霖以200万新加坡元保释,但据传这位昔日年薪490万新币的“打工皇帝”因无法筹集这笔保释金而…  相似文献   
9.
商业诚信在我国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然而,由于我国法人人格制度存在缺陷,法律对法人人格规定过于刚性,没有确立法人人格否认的制度,造成了对债权人和社会利益保护不力的客观结果,出现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保护错位的结果,从而引发对社会诚信的冲击,防范的对策是我国法律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引入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可以满足受众的视听需要 ,提高收视 /听率和发行量 ,但其引发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记者进行隐性采访 ,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也不能突破“职业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