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能忽视的是,高速发展的韩国经济也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60美元一举跃至1995年的1万美元。韩国中产阶级的人口已占全国人门的60%,成为韩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也悄然改变着民众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韩剧在中国所造成的韩流效应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事情,这股韩流以韩剧为急先锋攻占了我国的电视剧市场,造成了一时的轰动效应。本文结合文化传播理论从韩剧这一视阈对这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剖析,文中主要从影响其传播选择性的因素着手解答了其流行的原因,从而对文化传播选择性这一问题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跨文化的视角从四个方面解读了韩剧在中国的流行的原因:韩剧倡导儒家传统,易使中国国民产生家庭伦理文化认同;韩剧唯美的表现手法,为青少年量身订做情感大餐;韩剧展现平民化的生活,让中国观众感同身受;最后,韩剧文化创作上推陈出新,迎合中国观众常看常新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韩风韩雨”扑面而来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长辈,平素难得糊涂, 家里的女性狂热追看韩剧,于是也跟着看,并评曰:这个剧好看,就是没什么明星,连小燕子都没有。家人惊,小心翼翼地问:您说这是哪国的电视剧?老人答:当然是中国的,你看那家的儿子不是属羊的吗?那个谁谁,还说考状元哪!  相似文献   
5.
韩剧的魅力现在已毋庸置疑,尽管总有一些不以为然的声音,但它那高居不下的收视率却已给出了最决断的回答。正如中国台湾影音制作工会理事长林锡辉所说:“台湾地区受到韩剧的影响比内地更严重,简直是‘一筹莫展’。因为在中国台湾,黄金档可以不受限地播出韩剧,导致韩剧风靡台湾市场,本地电视剧无力还击。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
韩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念来自中国传统儒学,是其现代德育七次改革的必然产物。主要内容是以家庭为载体,进行基本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教育;以情感为媒介,渗透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等情感教育;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人生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韩国文化产业近年在全球的崛起引人瞩目,特别是以韩国影视剧为带动的文化"走出去"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成功,可谓产生了韩剧的"中国效应"。通过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引发的新一轮"韩流"热潮,可透视出韩国在国家、企业、社会等层面引导、关注与参与文化产业的深度与广度,从中分析出韩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因,并对中国观众接纳韩国文化的程度与原因进行深层次剖析,指出韩国文化产品对中国大众文化消费倾向的精准掌控、文化创意的高度发展、竞争机制的完善,是韩国文化产业得以大步迈向中国市场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张继超 《江淮法治》2014,(10):22-22
韩剧”、“美剧”的入袭,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许钦松委员甚至因此抛出“文化自尊受伤论”。但也有人认为,播一两部韩剧、美剧,不用大惊小怪,看艺术作品就和人吃东西似的,要经常换换口味,不必要将单纯的文艺现象拔到民族自尊的高度,这样是过于敏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胡赤兵 《前沿》2012,(10):115-116
韩剧把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韩国人擅长把他们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巧妙包装后在电视剧中全面推出,韩剧中对饮食文化的推介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饮食在韩剧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既是展现传统文化的窗口,构成民俗风情的要素,又是维系家庭亲情的纽带与拉近人际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韩剧"热与中国青少年的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剧"借助技术的发展、商业化运作和政府的推动,以其唯美的表现手法、展现平民生活和倡导儒家传统的内容以及创作上的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大批的中国观众,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面对"韩剧"热潮,我们应该思考,更应当有所行动.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对待其他民族、国家、地域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快发展中国民族文化产业步伐,是当前加强我国青少年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