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海容 《前沿》2012,(16):156-158
欧阳修作文经历了学韩与变韩两个时期,关键在于对“文道”思想的标举与传扬,其“学韩“确立了韩愈古文在北宋的典范地位,而其“变韩”则为宋代碑志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到曾巩、三苏、王安石等人的文学创作,其承上启下,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2.
快乐大叔 《党课》2014,(23):102-104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句话本出于唐代韩愈之口。韩愈的这句话被后世许多人加以引用、发挥,渐而竟成为概括燕赵文化的一句精辟之语。然而,人们在引证这句话的时候多半省略了其中的“古称”二字。其实,正是这两个字说明了早在韩愈所处的唐朝之前,“慷慨悲歌之士”便已经在燕赵大地上大量涌现了。最能够体现所谓燕赵慷慨悲歌之风骨的古人,快乐大叔以为便应是2000多年前那个“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秦王拉下马”的荆轲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相似文献   
3.
近人李审言辑《韩诗证选》,已发明了韩愈诗作与《文选》的关系;经微观比勘可知韩愈赋作等更是深得《文选》收录之"骚"体文的精髓:"《骚》意"和"《骚》体"。韩愈诗赋,化用《选》诗,学习《文选》古文辞藻、文法,扬弃其陈腐的思想言论,互补以现实生活中的活语言和新意,体物写意、抒情言志,唱响诗文之最强音,达到了"复古"(继承)与"惟陈言之务去"(革新)的天然统一。  相似文献   
4.
韩愈与姚合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文学家,在文学史上均有重要影响。虽然历来论者很少将二者并提,但作为出身庶族地主的文官阶层,二人面临着共同的出处矛盾。"出"意味着庙堂的机巧、喧嚣、炫目,"处"则指向山林之淡泊、宁静、清幽。在此矛盾的困扰下,他们二人都有一个由兼济而独善、由外而内的转向,这种转向导出对私人天地的关注与建构。私人天地的突出特征是追求闲适的文官趣味,在自己的私人天地中,以审美态度经营日常生活。他们闲适、淡泊的人生态度与淡雅、清幽的审美趣味成为此后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韩愈碑志的创革之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愈在碑志创作中发动了一场全面深刻的革新运动,把碑志从墓主的生平资料罗列发展为传记文学,从应用领域引入纯文学的领域。促成韩愈碑志革新的因素是多重的,它既是碑志这一文体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深受古文运动的影响,同时与韩愈尚“气”的人格型态和尚“奇”求新的创作理念密不可分。它也是文体间交流融合的成果和中唐传记文学全面繁荣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金元时期意识形态中出现了多元思想文化并存的局面,同时文人对古代文章学的建构进入了关键时期,文人士大夫对韩愈的评价、接受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个体的儒学修养和传统伦理道德看得较轻,而对文章文法的研究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7.
大美华山     
华山让人游兴萌动的是一条古道,华山让人心生敬畏的也是这一条古道。南北朝时文学家任昉在他的笔记小说《述异记》中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晋时华山脚下一个叫王  相似文献   
8.
韩愈为官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作为一代文宗,韩愈为后世留下了惊人的财富,作为一名官吏,韩念同样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唐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年,搞了一次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9.
《法制博览》2010,(17):31-31
一、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韩愈《边上看猎赠元戎》:“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相似文献   
10.
韩愈的艺术感通力极强 ,徜徉于诗画之间逐渐累聚的审美积淀对其山水诗作影响至深。对《山石》和《画记》的剖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韩愈作品诗画交融的实质就是对传统艺术手段的大胆消解与背叛 ,它使韩诗具备了独特的质感。这种特殊的质感既有传承之轨迹 ,又显示了盛唐与中唐作家诗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