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2003年至2008年《人民日报》等14种中国有影响力的报纸上以"80后"为标题的681个文本。发现"80后"的媒介形象有一个变化过程,"80后"从最初特指青春写手到泛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一代人,描写特征从"另类"到"个性、自我",再到"自信、社会责任感、爱国",从"垮掉的一代"到"鸟巢一代"。大部分媒体的报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观点,但也有刻板印象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已成为时代潮流,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理论思维──邓小平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一,始终把着眼点放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第二,始终把着重点放在继续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上;第三,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全面把握“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上;第四,始终把落脚点放在应对挑战和民族复兴上。  相似文献   
3.
缅甸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表现在语言选择、语言水平、语言学习时段及途径、语言规划、对下一代的语言期望等五方面,并各具特点。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不同年龄段华裔的生存背景不同,导致母语学习需求和动机不同;家庭和学校教育在各时代发挥的母语传承作用不同,进而形成的母语认同模式不同;不同时期国家语言政策的指挥效用也不同。研究华人母语认同状况,应探求母语认同模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作用;客观看待语言认同带来的民族认同新变化,利用地缘优势,为缅甸国内稳定的华文教育政策营造良好周边环境。多元文化背景下,海外华人母语与居住国通用语是可以共存并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的进城方式与职业流动——两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结伴外出、依靠"亲友介绍"工作是两代农民工初次外出与求职的共同特点,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主要追求经济利益,新生代农民工则主要追求个人发展,农民工外出倾向于低龄化,童工现象比较严重。农民工进城之后,"跳槽"频繁,就业层次低,多数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只是一种"平移",并没有带来职业地位的提升。相比较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层次比第一代农民工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女性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压力显著大于男性;但透过调研中大量个案访谈却发现,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比男性更少出现过激行为,更适应城市生活。回归分析亦证明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大,但城市适应力却更强。通过机制解释分析则发现,导致这一悖论的原因主要在于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诉说和社会帮助两方面显著优于男性,拥有较好的心理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产生大量的双独家庭、单独家庭,不同家庭类型的变化将引起政策生育率自然回升,如果考虑到有部分家庭放弃生育二孩,则意愿生育率会低于政策生育率。本文从独生子女婚育选择的角度出发,使用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由双独家庭所产生"4-2-1"家庭的数目受政策微调生育的影响较小,政策微调可以大幅度降低一孩家庭的比例,二孩家庭比例的增加无疑会降低家庭风险,且不会大规模地增加出生人口数量,因此,中国应当对生育政策进行微调,增强人口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来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武汉HJ公司工作的卡铺的工作史进行描述和解读,以她在工作中扮演三种不同角色而产生的三种互动情境为切入点,揭示她在与不同人群互动中如何调适并重构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城市生活,获得工作和爱情成功的过程及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海外华侨华人与其他国家侨民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华侨华人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不管是“落叶归根”,抑或是“落地生根”,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传统之根越来越深植于海外华侨华人之心。其中,中华文化的“纽带”作用是最为根本的“根”。海外华文教育以及多种形式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华裔与祖籍地青少年之间双向互动,培育友谊,同时,领略侨乡山水、文化之情。不断提升东南亚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In this paper we study differences between generations in the degree to which long-term and short-term factors affect party preferences in established and consolidating European democracies. Scholarly literature has shown that younger cohorts in Western Europe are less likely to be guided by social class, religion and left/right than older cohorts. Little is known, however,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such differences exist for 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factors. Similarly,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long- and short-term factors in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have remained largely unexplored. Based on the European Election Study 2009, we show differences between generation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de-alignment of younger generations along traditional cleavages. Yet, we also see an increased importance of attitudes towards immigration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which could signal a form of re-alignment.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力军,也是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急先锋。这个群体虽然具备市民化的一些优势,但种种原因使得他们在市民角色转换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的困境:地位与角色分离,角色支持不足,角色紧张与冲突,角色差距等。基于角色与个体关系的角度,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角色转换步伐,需要政府制度的实质改革、城市居民大力支持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努力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