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6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0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鉴定启动制,人民法院对司法鉴定的监督,以及人民法院内设司法鉴定机构职能的调整问题.都是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求教同行,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2.
鉴定人是司法鉴定活动的决定性因素。鼓励专家参与法庭服务与约束专家独立、客观实施鉴定这一对矛盾需要通过制度的合理设置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以适合诉讼活动的开展。鉴定人的责任负担是体现对鉴定人实施鉴定活动进行约束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雪  王洁 《行政与法》2007,(6):52-53
我国目前资产评估法律环境有待完善,资产评估相关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企业改制中资产评估主要遵守的是《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不能满足资产评估业发展的需要。评估法律规范实质上是法律规范在评估中的具体应用,即评估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立法机构或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是评估人员必须实施的行为规则,其最终目标是调整评估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4.
辨认结论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及合法性,应具有证据资格;辨认结论的证明力应通过辨认结论的可靠性、关联程度等方面进行考量.根据辨识主体的不同,辨认结论应归入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单一的辨认结论不能作为定案的唯一根据.  相似文献   
5.
制定和完善司法鉴定行业鉴定技术标准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目前除法医学和司法精神病学出台了由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制定颁布的统一适用的行业技术标准外 ,多数鉴定专业领域的鉴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尚属空白。因而 ,确立司法鉴定统一的管理机关具体负责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尤为迫切 ,这是每一位专业技术鉴定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个性特征做出鉴定结论 ,必须把握住个性特征的三个基本特性 ,同时 ,要注意确认个性特征的基本方法。个性特征的发展往往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它是笔迹鉴定的关键性特征 ,也是正确定案的基本条件。笔者认为 ,对鉴定所依据的笔迹特征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专家证人制度是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其功能是弥补法官在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帮助法庭查明案件中遇到的专业性问题.我国民事诉讼率先引进了类似于专家证人的制度,以补充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不足.本文试从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形态入手,分析引进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带来的影响及其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胡卫平* 《证据科学》2012,(4):480-488
指纹鉴定标准是指纹鉴定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指纹鉴定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最低特征数量标准、质量—数量标准、面积—质量量化标准、拓扑学方法和标准、形态学方法和标准等均有其局限性.运用统计学理论和贝叶斯定理建立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方法和评价标准,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也可以避免指纹鉴定标准之争,使指纹鉴定从经验走向科学.通过统计每枚指纹平均细节特征数量和每类特征的出现率,可以计算出两枚指纹匹配的概率值,进而对概率结论的可靠性作出分析评断.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为促进和保障刑事司法公正,与司法鉴定相关的制度、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当基于司法鉴定作为证据的基本特点,着眼于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规制职权机关的权力,从诉讼程序、证据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推动我国相关程序、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法医精神病鉴定在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领域中,以鉴定意见的证据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其重要性不相匹配的是,法医精神病鉴定学科发展尚不完善、专业发育尚不成熟,尚不能满足社会和民众的期盼和要求,甚至引发负面评价。为进一步促进法医精神病鉴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法医精神病鉴定人的视角,结合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内容架构,重点阐述法医精神病鉴定主要项目及其作用、评定要点,尤其聚焦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阐明当前存在分歧和困难;简要介绍法医精神病鉴定人执业要求、法医精神病鉴定质量控制;以及简述法医精神病鉴定与临床精神医学实践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