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良法的恶性循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崇尚良法,期冀良法之治,却在翘首与热望中忘却了良法亦需适宜的土壤。当良法出台后,因土壤导致的“水土不服”很可能让良法之良本身遭到质疑,这是令人尴尬的一种真实。良法如果遭遇故意误读,在司法中将会陷入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从这一视角解析实践中的许多案例,能使我们揭开隐于表象后的本质,同时打开索解之结。  相似文献   
2.
在射击过程中,如果学员训练时间不长或经验不足,心理活动的变化就会使其形成的技术动作规律遭到破坏,究其原因,在于学员的害怕心理、缺乏自信心、重复性受挫、成绩观念、习惯性怯场等。对此,应用心理暗示法、意念训练法、表象训练法、腹式松弛训练法、适应性训练法等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仍在扩大、社会分配不公之矛盾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事业薄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日渐突出、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等方面问题仍在相当程度上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鉴此,现阶段也就有必要加快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夯实化解社会不和谐现象的物质基础;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起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社会安全网;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广泛开展平安建设,以便形成化解不和谐现象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法官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适用法律,并决定着案件审理的发展方向.法官的良心即法官的正义感、责任感对于法官审理案件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影响法官对于案件的判断,并对法官的判决作出道德的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冲突不断加剧,法律的制定与法律的适用之间有时会产生差异.基于此,在法律的框架下,有必要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使法官的良心能够为法律的正义保驾护航,成为法律最后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5.
日本及中国的稻作文化与祭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两国历史久远的稻作文化及相关的祭祀,虽有地域、民族的差异,但也有不少类似之处.这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不无关系.通过实证性、复合性的比较研究,可以阐发东亚稻作文化的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6.
法官审理案件,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良知为圭臬。法官良知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八心”,即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之心,求真求实、勿冤良善之心,坚守正义、善解法意之心,惩恶扬善、保国安民之心,案结事了、息讼促和之心,真诚恻怛、哀矜裁判之心,勤奋敬业、救人水火之心,清廉如水、一尘不染之心。法官良知的养成,须遵循推己及人的判断善恶之法,养守戒慎的良知形成之法,反躬自省的矫正固化之法,形成文化的扩展推广之法。  相似文献   
7.
叶蕾  温慧辉 《学理论》2012,(13):147-148
当今社会因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甚至严重失职等原因,各地不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究其原因,均为管理者或是为了绩效,或是为了响应号召却置人民利益于不顾,这与当代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极不协调。其实,传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要求"民为国本,德治仁政,重视民意,爱民安民",而历代有作为的君主均身体力行,亦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借鉴古人做法,今天政府为人民办事更应该真心实意,由"良心"出发,真正地实现"人本",从而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8.
根据反侦查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防御特点,可将其划分为消极性反侦查行为与积极性反侦查行为.这两者在外在表现与行为方式两方面迥然不同.这种区分对于减少或克服侦查实践中的片面性错误,深入细致地分析个案中的反侦查行为,避免让一些案件假象模糊侦查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价值理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价值理性是不同于工具理性的一种独特理性,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更新的价值智慧、价值良知,对人的生活实践具有支撑、规约、范导功能。面对工具理性张扬并挤压价值理性、价值理性边缘化的现实,我们必须在继续重视工具理性的同时,大力弘扬价值理性,并以价值理性激发、规范、引导工具理性。我们必须加强价值理性建设,健全价值理性,从而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实际的推理过程中常违反形式逻辑标准,出现各种偏差现象,表现出非理性,原有理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双重加工理论能更好地解释人们实际推理和标准推理(normative reasoning)之间的不一致,认为人类存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认知系统:系统1--执行快速、平行、自动化和启发式加工;系统2--执行需要意志努力和认知资源的、控制和分析式加工.当系统1占优势时,人们会违反逻辑形式标准,出现偏差,表现出非理性;而当系统2占主导地位时,人们的推理会符合逻辑形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