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江  黄锡生 《法律科学》2011,(3):193-200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预防生态环境退化,还应根据生态环境发生退化的程度对其进行事后恢复。生态环境恢复关系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环境权益。与传统环境立法不同,生态环境恢复立法更强调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事后救济。我国现行立法中,这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有诸多缺失,应加强生态环境恢复方面的立法,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王伟 《中国发展》2008,8(4):27-32
天津滨海新区要建成生态城区,其开发开放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该文着眼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生态环境保护,基于该区生态环境现状,在分析天津市十一五环境规划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从生态哲学、环境立法角度对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生态伦理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文明日益进步和经济飞速增长,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越来越大,作为社会财富创造主体的现代企业,应该相应调整自己的经营哲学,让企业生态伦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桂元  陈瑾 《中国发展》2011,11(2):61-65
该文阐述了广东省汕头市莲华镇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环境型乡村旅游,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形成环境优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粤东地区人多地少,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生态环境压力大,走生态环境型乡村发展之路,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5.
Basic law + separate laws and codification are the two modes countries worldwide adopted for enacting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in line with their national circumstances and legal traditions. Following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a moder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the mode moderate codification should be China's choice for compiling an environmental code. Moderate codification is a dynamic and open substantive code-compiling mode. Based on idea changes and method innovations, it builds a basic logic system with the goal value as the core and the tool value as the technical method. An environmental code following the moderate codification mode can use the structure of General—Specifics. The General Part extracts common factors and elaborates the legislative purposes, basic principles, management rules and lead measures that dominate the overall situations and ar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Then each Specific Part (they form Specifics) compiles and integrates the relevant prevail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further regulat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refore, the cornerstone concept of eco-environment should be defin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relationships should be clarified. Environmental code derives from dual source-of-law and conside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its value goal, takes the eco-environment as its cornerstone concept, and regards the legal relationship as its systematic tool for constructing its framework system.  相似文献   
6.
宁夏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区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和谐宁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宁夏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财政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助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论述了中国矿产开发与环境破坏现状,分析了完善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速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完善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生态修复的配套政策及法规,研究生态环境补偿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生态环境补偿筹资体系,建立生态修复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科技创新平台,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科学转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是在寻求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现代化进程中 ,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功能 ,是一项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海原县生态建设存在着资源浪费、某些制度安排缺陷、自然环境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