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478篇
中国共产党   165篇
中国政治   285篇
政治理论   100篇
综合类   6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将对我国政府的政策体制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政府政策体制存在着突出问题,我国政府应遵循政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原则,构建适应WTO要求的政策体制。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治理变革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式下 ,政府将进行重大变革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都有利于第三部门的发展。但是我国第三部门却在静态特征和动态运行上都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因此要在治理与善治理念的指导下 ,加快第三部门的发展 ,推动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转变 ,促进政府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资银行监管与中国入世承诺的履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规则促进了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既是机遇又意味着挑战 ,本文针对WTO规则中有关银行业的规定与我国相关承诺中涉及的外资银行监管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 ,并就我国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既给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武汉市民营科技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武汉市民营科技企业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才能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在加入世贸的冲击下顽强生存、不断成长,并将企业推向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桥 《理论月刊》2003,(9):124-125
加入WTO的过程也是我国教育服务市场开放的过程,我国在教育服务部门的具体承诺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只有不断地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调整人才培养的标准,丰富人才培养的手段,完善人才培养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才能在开放的过程中提高我国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类人才,以适应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李正龙 《工会论坛》2003,9(6):56-57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将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更加直接和长远的影响.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看问题,这既意味着难得的机遇,更意味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这种挑战的严峻性,更应辩证地看待这种挑战并加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前夕,伴随着基督教新教大规模东进,传教士在向中国介绍西学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语为媒介向西方介绍中学。传教士向西方介绍中学的努力,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居住和传教,有效配合列强对华掠夺,另一方面也使中学多了一个直接走向世界的窗口,有助于中西学术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审视我国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法律制度,其与市场经济法治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存在着诸多与 WTO 规则相背离的地方。我们应本着经济立法是对客观经济规律地正确反映的指导思想,制定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 ,一部分需要中介组织来承接。对于我国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WTO规则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 ,本身包含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实施机制和制度。本文主要结合中国的法律与实际对WTO规则的国内实施机制进行了考察。内容涉及WTO规则的一致性要求 ,透明度原则和贸易政策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