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黔东南山地地区的苗族聚落因其特殊的地貌形态和文化渊源,形成了各类与平原聚落不同的、极具特色的公共空间。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走访调查,总结黔东南苗族聚落中的公共空间类型与特色,并探究其由内在的文化联系而形成的序列结构。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可分为生产空间、交通空间和仪式空间三类,其中仪式空间最具特色。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布局灵活自由,形态因地制宜;各类公共空间为鼓藏节、招龙节等重要仪式活动提供场所,作为历史的象征连通古今;模拟历史演变的仪式活动串联起各类公共空间,形成连通村落内外、村落之间的公共空间序列,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侗族在建房过程中要举行两大仪式:其一是新房落成庆典;二是开财门仪式。过去由于人们对这两大仪式的文化涵义理解不够,所以对产生于两大仪式中的仪式歌未予以重视。为帮助人们理解侗族两大建房仪式与仪式歌的关系,本文将从分析侗族两大建房仪式的文化涵义入手,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仪式变迁:地方化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地方社会传统的信仰与仪式也必然随之变迁。这些变迁可以看作是地方在与国家和全球的环境互动中进行的行为模式的调整,以能符合时代与国家的要求,同时又能满足自己或社区的整合需求的选择。地方性的信仰与仪式操演结合国家的在场实现了这种变迁,又或者加以保护和改造,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演化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正是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全球体系之中的地方或族群在文化全球化中表现出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二元特点。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probes the dichotomy between strategic performance of cultural text and a strong approach to culture that sees fundamental texts as encompassing and determining social action. The central question posed is whether the paradigmatic emphasis on strategy in cultural analysis of protest and social movements misses the compelling influences that cultural texts may exer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Regarding protest movements and political contention, I am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the ‘deep textual grammar’ of the conflict, which can strongly constrain and guide social action. By identifying and analysing the deep cultural text of the Chechen nationalist movement for the period 1989–1999, this study shows that, in addition to strategic decisions, movement trajectories are sometimes strongly – almost ritualistically – culturally determined. As a first step towards reconceptualising the role of culture in social movements and to spur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offers several propositions derived from the Chechen cas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deep culture and mobilisation.  相似文献   
5.
大小凉山彝族杀年猪的祭祖仪式及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昂自明 《思想战线》2001,27(4):93-96
杀年猪是我国许多民族的传统风俗,有的民族杀年猪只是为了过年期间的餐桌上更为丰盛而已,而大小凉山的彝族杀年猪却不仅仅是为了大快朵颐,还有着更特殊的祭祖仪式和宗教价值.从杀年猪的仪式可以窥视到彝族原始崇拜的一角.  相似文献   
6.
苗春凤 《桂海论丛》2013,(6):100-103
在一个文化多元、媒体多样的时代里,如何打破单向性灌输模式,多维、互动地发挥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文化强国的使命感,基于核心价值如何具有巨大而持续的情感能量、如何实现符号内化等基本问题,通过总结、反思中国典型引领中的价值功能,引入互动仪式链视角,寻求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构机制以及社会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藏族文化传统的关注和思考,是扎西达娃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藏族仪式、民俗是作者借以表达此主题的文化形式.从《朝佛》到《西藏,隐秘岁月》,作者有一个简单批判到犹豫反思再到深刻领悟的思考过程.扎西达娃的创作始终植根于藏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他一直在追问:藏族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如何存在?因此,扎西达娃的小说是“西藏”的,与魔幻和荒诞并无多大关联.  相似文献   
8.
宗晓莲  戴光全 《思想战线》2005,31(2):134-140
节日庆典能高度浓缩多种地方文化内容,以旅游、经济为指向的节事活动必然对当地文化、社会和经济产生影响.'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在仪式表演上再现了东巴文化的舞台化真实,从文化工业的角度来看,这些仪式表演是一个"新现实"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9.
泰山香社传统进香仪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涛 《思想战线》2006,32(2):79-90
香社是民众由于信仰志趣相同而自发结成的民间信仰组织。民众在泰山进香的仪式是一种有别于一般性朝山进香仪式的泰山类型,可分为集体进香仪式、个人祈愿仪式、日常祭拜仪式三类。从空间上来看,前往泰山进香的香客涉及华东、华北、东北等广阔的地域,有着不同区域文化背景的香客以各自熟悉的形式到同一个信仰空间(泰山)展演着自己的仪式。从时间上来看,泰山香社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进香仪式形成了特有的一套规矩。对泰山香社仪式类型的民俗志描述,可以为仪式研究提供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政治仪式和剧场理论对现代中国大众政治行为进行了模式分析和意义解读。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大众政治行为在仪式和剧场中展开并互移;失控的仪式和自发性的大众行为通常演化为政治剧场;政治剧场富含象征意义,根本诉求是政治参与、公开性和民主;官方对政治剧场的态度在鼓励与弹压之间摆动;作为公众表达途径的政治剧场是中国政治过程的一种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