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仲刚的警察影像创作书写了新时期铁路警察传奇。他具有深厚的警察职业生活的积累,遵循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创作原则,坚守警察身份,具有浓厚的警察情结。王仲刚的警察影像创作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展示警察作为普通人的工作生活状态、歌颂当代警察精神,同时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的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合同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民事合同,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关系。教育合同理念的提出,是践行教育公平和依法治教的要求。教育合同急需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典型化。  相似文献   
3.
“东方管理思想”笔谈——论东方管理思想研究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管理思想的提法是否成立?对其研究的可行性如何?在目前又应当如何进行研究?从当代东方管理实践比较成功的范例中可以提炼出哪些东方特色?这些都是关注东方管理思想和实践的人们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有鉴于此,本刊约请了五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上述问题做出了部分研究结论,相信这些研究会给人们提供宝贵启迪。  相似文献   
4.
《人民公安》2020,(8):22-23
2019年12月29日,《守护解放西》节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传播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警务纪实类节目的创新表达。《守护解放西》之所以比较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平台和包装,节目内核有它的可取之处。这个节目跟其他的节目比起来,把握好了温度与尺度、特殊性与典型化、猎奇感与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对艺术的本质属性提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看法,对艺术典型化和艺术作品的社会功用问题提出了独特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李红 《工会论坛》2006,12(2):125-126
典型化典型是小说艺术形象塑造发展的高级阶段,但这一阶段的形成却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类型化典型到典型化典型转化的漫长过程。《三国志通俗演义》所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不仅具有类型化典型的基本特点,而且典型化典型的一些主要特征也已初露端倪,从而确立了它在中国小说塑造典型化典型史上的开拓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余中根 《法制与经济》2008,(4):114-114,F0003
教育合同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民事合同,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关系。教育合同理念的提出,是践行教育公平和依法治教的要求。教育合同急需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典型化。  相似文献   
8.
试析贾政性格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写出了贾政作为封建家长所固有的阶级特性。他时时处处以儒家纲纪规范自己 ,约束他人。同时 ,他又具有儿女情长的一面 ,是一个时时流露出普通人的情感的真实人物。曹雪芹刻画的贾政这个人物 ,不仅反映出他性格本身存在着复杂矛盾 ,而且抓住了他性格矛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对艺术的本质属性提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看法 ,对艺术典型化和艺术作品的社会功用问题提出了独特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赵华楠 《学理论》2012,(35):202-203
司汤达在小说《红与黑》中,以再现真实的典型化视角,塑造了"被残害的天使"主人公于连的典型形象,撕开了法国波旁王朝时期的社会政治黑幕。着重探讨于连所经历的四个典型环境对其性格的重塑,并进而分析其悲剧背后内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