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对资本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价值=应付成本,剩余价值=内生利润。“劳动价值”与“商品价值”相对等,商品的价值量=以时间单位计量的劳动量。瓦尔拉斯均衡的假设前提是零利润。“社会的价值体系”、“企业家的价值体系”都指精神层面观念意义上的“价值”,这与马克思设定的生产层面工时意义上的“价值”,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垄断必然造成经济非均衡。在“资本形成”过程中既有利润率变动,也有利润率不变动。“利润率现象”取决于当时市场是非均衡状态,还是均衡状态。非均衡必须变化为均衡,这是平均利润率出现并存在的必要前提。借助概率与统计方法,通过推导得知,利润率总量与积分有关,平均利润率与导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3.
马克思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由此可以推论,相对剩余价值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与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途径,而经济增加值作为一种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也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规律与努力方向,当把两者放到价值运动的框架下来分析时,两者就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存在区别的统一体。本文主要就剩余价值与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知识经济条件下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特别是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理论界存在的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几种观点 ,阐明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肃削     
剥削是政治词汇,过去经济学中很少使用,因为很难界定。直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人们才根据剩余价值理论,较准确地界定了剥削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剥削,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  相似文献   
7.
价值是由劳动生产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在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依赖于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介入。所以脑力劳动是价值增殖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谭均云 《前沿》2003,2(10):60-63
随着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讨论的深入 ,剩余价值理论也需要重新认识和进行理论创新。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伟大贡献和理论缺陷的基础上 ,从共性和特殊性上探讨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对象化劳动、资本家的管理劳动、金融资本是否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面临的三大严峻现实挑战。如何回应这些现实挑战是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对象化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混淆劳动质与劳动量是对象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错误根源。其次,资本家的管理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必须相对于必要劳动时间才存在,资本家的时间是无法分离出必要劳动时间的自由时间,所以资本家的管理劳动是具有阶级对抗性的自由活动。最后,金融资本不创造剩余价值。金融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的作为资本的商品,金融资本同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无关。金融资本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囿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对资本主义只是进行道德的抨击,把社会主义仍看做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将社会主义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走出了乌托邦的荒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