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篇
  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953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224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3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依法行政的本质属性是对行政权的规制,从行政裁量权的角度看,这种规制体现在对裁量的主体、权力取得、适用、动机、程序、手段、效果和责任的制约。由于行政裁量权的"自由"性、行权"人"的缺陷以及权力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缺陷,扩张成为行政裁量权的内在要求,表现为越权作为、权限内乱作为、规避和懈怠四种形式。行政裁量与依法行政的博弈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再到统一的历程,实现统一的关键在于构建起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和公众"五位一体",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外部他律和内部自律相结合的行政裁量权综合管控模式,并处理好"羁束与裁量""规则与原则"和"自律与他律"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王志祥  融昊 《法学杂志》2020,(5):111-120
虽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以正式确立的,但《刑事诉讼法》中涉及此制度的具体规定又都是操作层面的。据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并不能得以阐释。而依据我国《刑法》,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则可以从形式逻辑、实质逻辑以及价值理念三个维度予以充分证成。由此可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质上系《刑法》中的一种刑罚裁量制度,认罪认罚本质上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在定罪层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需自愿承认不法事实系其所为,即构成"认罪",而无需准确评价自身行为的法律性质并准确识别具体罪名;在量刑层面,"认罚"考察的重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悔罪表现。应当通过刑法立法的方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自首制度、坦白制度部分重叠地整合在一起,以避免"概念混同""重复评价"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4.
市局所属相关单位,各区统计局、经济社会调查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调查队:《北京市统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19年版)》已经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统计局第17次局长专题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犯罪概念含有定量因素的特点,数额犯和情节犯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由于知识产权犯罪均属于数额犯或者情节犯,故知识产权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相似文献   
6.
情节犯之情节仅指定罪情节,并不含有量刑情节。区分情节犯中的定罪情节和一般的犯罪情节, 及如何区分情节犯和一般犯显得相当重要。情节犯之情节的含义应当是指能够体现行为的客观危害性和行为人 的主观恶性的一切法律事实,其是犯罪构成的要件,同时又具有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朱永红 《河北法学》2007,25(10):151-153
法官自由裁量客观存在于法律推理过程中;审判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分别蕴涵着法官对适用法律和案件事实的自由裁量;在实质法律推理中法官通过价值判断进行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中,拍卖是一种很常见的竞争方式,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转制、改制、破产等活动中,公开拍 卖、国有、集体财产或权益的事情经常发生,在拍卖活动中,一些拍卖当事人为追求巨额非法利益,相互串  相似文献   
9.
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行政权的不断扩张和膨胀,行政自由裁量也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如果不对之进行有效监控,它势必会严重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审查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警察权力滥用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警察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警察权具有强制性、扩张性及自由裁量性的特点,再加上立法的粗陋,相关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体制上的原因,使其极易被滥用,导致权力寻租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控制警察权滥用应从队伍建设、立法、司法权控制、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