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中国社会由君主专制向建立近代民主国家急速变化的大转折时期,作为近代政治家的梁启超与古代改良派划清了界限,即他将政治变革的希望明确地建立在“国民运动”的身上,这与革命派并无二致。然而与后者不同的是:其思想表现为重“政体理化”而抑“国体革命”,即希望通过“国民运动”,建立起以近代政党制度为主导,和向国会负责的责任内阁;而这种内阁又必须执行“保育政策”,便从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各领域扶助民力、民智以及参政能力的增长,使整个国家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向世界强国的发展。梁启超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革命内容,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要实行国体复辟的时候,他便旗帜鲜明地发动了倒袁护国战争。  相似文献   
2.
诉权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权究竟是什么?本文从批判现有几大诉权学说的共同缺陷出发,通过考察诉权与法律的关系、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和诉权的存在形式,提出诉权的人权权源论、诉权的利益保障价值论和诉权的运动状态论,力图从全新的视角探求诉权的本源。  相似文献   
3.
Guillermo O’Donnell’s influential work ‘Delegative Democracy’ set the discourse on a peculiar type of democracy. Lying between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and authoritarianism, the uniqueness of delegative democracy lies in its features, including an absence of 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strong centralised rule, individual leadership with unchecked powers, a cult figure embodying the nation and clientelist practices. While delegative democracies seem to arise out of presidential systems, Turkey, though a parliamentary system, has also displayed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delegative democracies.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delegative democracy,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lack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f not the erosion of democracy itself: anti-institutionalism, an anti-political agenda and clientelism. Arguing that delegative democracy is the best concept with which to examine contemporary Turkey, the paper lays out how, post-2011, Turkey has demonstrated the three elements of delegative democracy. The final section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urkish case for scrutinising the very possibility of delegative democracy in parliamentary regimes.  相似文献   
4.
This essa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Uighur related terrorism in Xinjiang as well as elsewhere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motivation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suppressing terrorism. The essay assesses both the motivations of the Uighurs engaged in terrorism, as well as the motivations for counter terrorist by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A key objective of the essay is to determine what are the political and other reasons that drive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counter terrorism strategy and tactics and whether these have been effective or counter-productive. The essay assesses the counter terrorism strategy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Xinjiang Province and across China, the political motivations for the strategy, the impact and success or otherwise. The essay discusses if the government is combatting terrorism, or separatism, or extremism, the confusion of these terms, and whether this has had any impac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nter terrorism.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在领导安源工人运动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方法策略,如既讲齐心奋斗、又强调看清形势,既重视建好基层组织、又注重抓好工会组织,既立足安源、又放眼全国,使之成为了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光辉典范。刘少奇领导的安源工人运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理论,树立了一面工人运动的光辉旗帜,培养了一大批党的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上海公共租界职员郭泰纳夫的两部代表作,利用中华民族对立面的观察角度,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演变作了初步的追溯,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租界制度的扩展,首先在中国官员、绅商中萌发出了公开的不满情绪,并不可阻遏的日益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向巴黎和会提出的《希望条件说帖》,第一次锋芒直指外人在华特权,得到了普遍的拥护;此后,国共两党均成为民族主义的热情鼓动者,并迅速获得了最广泛的民意支持;1925年的五卅运动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中国共产党的反帝纲领,道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潘佩珠自判》呈现出了东游运动前后潘佩珠对日认识的变化。赴日前,潘佩珠认为日本是同文同种的新兴强国,期望日本军事援助越南。东游运动失败后,潘佩珠认为日本背弃了黄种人和亚洲,是个重强权、轻道义的国家。他对日本国民素质则始终赞赏,以之为越南人的学习对象。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面对洋货在中国的泛滥,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民族经济、进行商战的应对之策,民间抵制洋货的群众性运动此起彼伏,振兴国货与实业救国逐渐成为国人共识,民国政府通过经济立法以抵制外货倾销,但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效。近代中国反倾销的历史说明,国家的独立统一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前提,提高国货产品的竞争力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时代与旧中国五四时期相比在社会矛盾运动和对青年作用的需求上有某些相似的特征;时代造就青年,青年创造时代,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应当包括复兴中华、解放思想、建设民主科学、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等。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是近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发生重要变革的时期,是妇女解放运动得到空前广泛深入发展的时期。人们探讨妇女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包括生育节制问题。一些开明人士就生育节制对于妇女解放、社会进步和人种改良的意义提出了有价值的看法,在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变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