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自2010年以来,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逐渐扩大,现如今它已然成为人们交流互动与发布消息的重要网络平台。大学生作为一个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早已对于微博的使用了如指掌,与此同时微博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各个方面,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阐明微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种种影响并说明其对策。为今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公安微博舆论引导中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前政务微博的主流,公安微博已成为信息公开的便捷平台和网络协助办案的重要工具。公安机关借助公安微薄发布星系、提供服务、获取线索、发布案件进展等工作,并针对负面涉警舆情进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3.
微博以其便捷、开放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参与,大学生也成为微博用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微博成长为一种新兴的公共参与路径,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大学生作为微博公共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总结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中的问题,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情绪管理和观念引导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进行有序微博公共参与.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和娱乐等多个方面。公安微博作为一个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新生事物,是在融合了公安工作与网络技术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在如何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如何规避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公安工作网络延伸的应用价值和路径等方面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微博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开展微博时代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高校在利用微博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微博随从化现象严重、校园文化信息滞后、内容缺乏吸引力、特色文化育人不明显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对此,高校应从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文化育人三个层面积极探索有效的路径,进一步推进微博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公安院校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公安院校微博具有特殊性与广泛性、个性化与多元性、同质性与放大性、难控性与非理性等特征.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在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开展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主要策略有:树立教育平等观和微博教育功能的理念;鼓励公安院校和有关教育者开通微博,建立微博分类平台;建立公安院校微博管理专门机构和队伍;建立完善公安院校微博舆情危机预案启动和快速处置机制;加强公安院校微博道德伦理建设、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用户数量激增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微博钓鱼、微博侵犯隐私、微博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及编写发布微博病毒等微博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为有效打击微博钓鱼犯罪,应完善信息监测与过滤机制,加强防范与鉴别意识;为防止隐私泄露,应加强帐号安全和信息管理,加强好友和粉丝管理,慎重设置微博功能;为遏制微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加大网上管控力度,呼吁网民规范网上言论;为防范微博病毒,应注意对微博病毒的监测,同时,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  相似文献   
8.
公安微博作为公共媒介的特殊形式,对其公信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吉林公安微博报道“长春弑婴案件”为例,以媒介公信力量表为参考,结合公安微博的特点,对公安微博公信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为如何重构公安微博公信力的提升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不仅直接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发展方向,而且也影响其对未来警察职业生涯的适应与发展。面对微博文化这一全新的网络文化形态,既要借鉴其在警察职业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合理性价值,又要有效规避其内在价值冲突对警察职业价值观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探寻公安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思维、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微博设置大众议程及对公共领域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立足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从微博在设置大众之议程方面所表现出的强大影响力这一事实出发,探讨微博对公共领域建构的可能性。由于传统媒体受制于单向传播的局限性,其议程设置功能相对于新媒体在逐渐减弱,而微博在设置大众议程上的功效则日益突出。议程设置作为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最终造就了公众舆论,而公共领域就是独立于政治权利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共舆论。所以说,微博所表现出的社会公器职能和权力制衡作用使得其具有重新建构哈贝马斯所言之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