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经济法视野中的社会中间层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萱 《前沿》2005,(7):133-136
第三部门法域的兴起,打破了原有“政府—市场”二元框架,使市场经济体制朝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潮流发展。这种变革使经济法主体在原有的政府主体与市场主体的二元结构中,催生出第三类主体——社会中间层主体。本文将对此类主体的内涵外延、特征及其因内部性而存在缺陷进行相应法律规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做好做实高职高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学校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广量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后进变先进。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先进层、中间层、后进层。一般说来,先进层的工作比较好做,主要是巩固、提高的问题:中间层的工作也好做,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战略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然而目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将社会中间层主体引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中,通过发挥社会中间层各类主体的功能,能够帮助解决现存问题,确保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公共利益的救济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公共利益是公益诉讼的利益源头,以利益出发,对公共利益进行法权凝练,进而建构社会公益权这种新型的权利,并以此为权利契机,对公益诉讼的主体进行分析,赋予社会中间层组织以原告资格,是对现有权利体系与诉讼制度的完善与修正。  相似文献   
5.
中间层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对垂直一体化现象的解释存在差异。前者关注交易效率,后者关注交易成本。通过引入中间层理论分析当今大量存在的中间组织现象,发现中间组织是一种具有较高交易效率的治理模式,它的大量出现与交易效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而一项制度变得更加普遍是由领先者的开拓以及后来者的模仿跟进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该法的修改亮点进行了经济法解读,并通过经济法的回应性、政府在国家干预经济中的科学定位、社会中间层在干预经济中地位的凸显、经济法责任的创新等方式,诠释了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与经济法具体制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益表达在政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现状的分析,提出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随着社会转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即"国家--中间层组织--市场"的三元架构.在改良原有体制内利益表达渠道的同时,要大力度培育社会中间层组织,起到利益表达的桥梁作用;同时要发挥党的基层组织这个庞大的社会资源,打造一个基层利益表达信息化网络平台,通畅利益表达渠道,实现"党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承诺.  相似文献   
8.
王睿 《中国保安》2020,(2):128-129
沈阳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多年,形成了多层次的企业文化,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取得了优异成绩。沈阳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成立21年来,一直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忠诚担当的价值观、百折不挠的信念、坚韧不屈的意志、宁折不弯的傲骨,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构成了多层次的企业文化公司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着这一最高目标,形成了上下一心、内外一致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周晓虹认为,中产阶级从其英文字面上看,指的是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于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社会资源占有的最主要表现方式是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对于社会学的研究来说,以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范式来理解和把握人们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方式,正是我们研究社会结构和界定中产阶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时期到税费改革之前,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采取依托士绅、宗族和乡村基层政权作为中间层的间接治理模式。税改后,以保障个体权利为核心、强化基层代理人监控为目的、将国家权力直接对接农户作为组织机制的直接治理模式逐渐兴起。这一转型深刻影响着乡村基层政权的角色与行为,削弱了基层政权治理能力,造成了中间层的缺失,给乡村社会秩序的维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由此,欲推动国家转型、建构现代国家,就不仅需要强化对基层代理人的监控,而且要重塑乡村治理结构,增强乡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再造中间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