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03篇
中国共产党   102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8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意 《中国律师》2002,(1):34-36
去年11月下旬,记者收到一封有37人署名的控诉信,信中称:他们的亲属陈桂仙被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绍兴市越城区公安分局有关人员非法拘禁、刑讯逼供,在留置室内非正常死亡。在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的今天,在我国历史上思想家辈出的绍兴,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让人震惊。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一种新型的刑事案件处理机制-刑事和解制度成为当前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热点话题。刑事和解的价值在于:有利于更好地维护被害人的利益;有利于矫正犯罪,实现犯罪人的再社会化;有利于节约司法成本;妥善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刑事和解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本专题着重从司法实践层面,就刑事和解在检察阶段、轻伤害案、未成年人犯罪、亲属间重伤害案等问题的适用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亲属免证制度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制度,在中国古代历代法典中则具体体现为“亲亲相隐”或“亲亲相为隐”等原则,这种亲属间相互容隐、相互免于作证的特权在我国被沿用了两千多年,由此也折射出其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本文拟从我国古代亲属免证制度的历史发展入手,就我国刑事诉讼免证制度的立法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确立我国亲属免证制度的构想,以期对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翟红娥 《人民论坛》2013,(7):175-177
南京国民政府立法者在制订亲属法时,为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变革中有妥协,即形式上趋向于自由、平等,但在部分内容上仍然坚守传统法律精神,其意旨在立法既能吸收先进的法律原则,又能尊重我国的传统习惯,让二者做到统一与融合,使法律对现实的社会秩序起到应有的法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句不经意的粗口导致邻居当场命丧,杨之光为自己招来一场被死者亲属追索赔偿金的诉讼. 一句粗口诱发邻居猝死 2012年12月,杨之光搬入江苏省镇江市某小区.他刚人住没多久,楼下的邻居张泉老人就找上门来,说杨之光家装修后,他家卫生间的顶部总是渗水.张泉怀疑杨之光家的管道出了问题. 为此,杨之光到物业公司报修,但工程人员上门查看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杨之光将情况告诉了邻居.但张泉不以为然,他坚持认为漏水是杨之光家装修造成的.为此,他接连不断地找杨之光,要求其重新检查管道.对于张泉的频繁拜访,杨之光叫苦不迭.  相似文献   
6.
<正>《韬养斋日记》中确实证实徐艺郛到了小站,而且受到了比较好的接待,但由于日记的字里行间没有标注标点,仍然是无法证明徐艺郛是否真正见到了袁世凯。留下的,还是悬疑。一百多年前发生的"戊戌政变"是一场突发事件。作为突发事件,事后是很难讲清这一系列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因为事情的发生不是严格按照事先预定的计划来执行,所以不可能存有系统的档案资料。由此近一百二十年里,前后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15,(7):42
服务人民从不分大事小事忠于职守原无论内勤外勤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胡敏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小事做起。2013年5月,胡敏在入户走访时发现一位60多岁的老人带着一个叫“毛毛”的小女孩生活,“毛毛”是个未婚生子女。据老人说,孩子的父亲不知去向已多年,母亲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上六年级了,但没有户口。得知情况后,胡敏先后6次去长港、杜山走访调查10多户居民,调取材料20多份,经过努力,终于在当年六一  相似文献   
8.
纵横考察我国古代和西方古当代的法律规定都存在着“亲属拒证特权”这一制度,但是此制度在我国目前的诉讼法中了无踪迹。赋予亲属拒绝作证的特权,是符合人Jl生伦理和社会道德的,也是有利于司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本文重点运用法经济学中成本与收益的理论分析得出“亲属拒证特权”制度存在的价值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曾指出:"古代法律可以说全为儒家的伦理观念和礼教所支配。"[1]台湾学者李钟声也说:"我国的法律制度本于人伦精神,演成道德律和制度法的体系,所以是伦理的法律制度。"[2]可见,我国的传统法律一向特别注重对亲情伦理的维护,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却难以找到一条旨  相似文献   
10.
刘燕 《黄埔》2013,(1):22-22
2012年11月27日,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举办“在京黄埔同学、亲属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座谈会”。黄埔军校同学会在京理事、部分在京黄埔同学、亲属等40余人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