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195篇
中国共产党   353篇
中国政治   756篇
政治理论   159篇
综合类   6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日浙江》2020,(6):63-63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民泰银行按照浙江银保监局关于全力保障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总体稳定的要求,积极做好行内疫情防控工作,强化金融支持和保障服务,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刑民诉讼程序有效衔接具有重要制度价值,在为刑事案件转入民事诉讼处理提供制度出口的同时,又为该转换提供可行性程序支持.现阶段,应当在刑事立案侦查程序、审查不起诉程序、审判程序中衔接民事诉讼程序,赋予当事人程序衔接知情权,建立刑事案件证据移转支持民事诉讼制度,明确刑民诉讼制度证明标准差异,允许在同一证据基础上出现不同认定结果的刑民判决,并逐步扩大先民后刑处理案件范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交叉询问制度的内容、模式和基本规则进行了考察,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证人询问制度的立法、实践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对现行刑事诉讼程序进行深入改革才是完善我国证人询问制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WTO与国际金融组织关系的协调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金融组织 (IMF和世界银行 )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之间相互交织缠绕的关系比以往 (与GATT之间的关系 )变得更复杂更紧密。二者相互合作和在重叠的作用和权限方面的一致与协调是维护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国内政策能够对贸易产生巨大和快速的影响 ,全球性的政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要求WTO这个管理多边贸易体制的机构必须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 ,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本文从WTO与国际金融组织在作用和权限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入手 ,探讨了GATT1947国际贸易体制和WTO与国际金融组织关系的协调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鉴于自由刑的不足和保护刑事被害人的需求,有必要对我国的刑罚体系进行更新理念上的重构,在征得被害人同意的情形之下,法院对被告人确定的刑罚可由自由刑与对被害人的赔偿之刑共同构成,且互为消涨。在行刑实践中,建立自由刑与对被害人的赔偿刑之间的易处转换制度。  相似文献   
7.
行刑社会化视野下的社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国家普遍盛行的、并被联合国预防与控制犯罪组织予以肯定与倡导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矫正罪犯的体制与方法,它既是西方教育刑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刑罚经济原则和经济刑罚原则的具体贯彻,更是刑罚社会化、个别化、人道化要求的具体落实。根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 2 1世纪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构建跨学科的交叉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主要是构建课程式和专业式两种交叉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翟长玺 《河北法学》2002,20(1):100-105
分析刑法典中贪污罪法定刑设置存在的不足 ,并认为贪污罪法定刑的设置从根本上违反了刑法三大基本原则 ,即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而且贪污罪法定刑的设置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 ,如附加刑包括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等设置不当。最后 ,提出与上述问题相应的立法建议 ,如使贪污罪的量刑档次的划分法定化、确定化、均衡化。  相似文献   
10.
廖中洪 《时代法学》2007,5(1):15-19
“国家的凝聚力和国民对她的忠诚,取决于国家保证个人福祉的能力,热爱国家是由于她得到好处的结果”(英国:埃里.凯杜里语)。而国家保证个人福祉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满足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望。执行是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是保障审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最终实现的主要途径,如果法院的生效判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对法律效力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在整个社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研究我国执行程序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基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的田平安教授、廖中洪教授、季卫东教授、徐昕教授等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从法学理论或司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期望从国内外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不过,这一特别策划的目的更在于,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或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