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人》2007,(11):73-73
红山文化是20世纪初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距令5500——5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而命名.1981年,中国考古专家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与建平县交界处的努普儿虎山咏牛河渠发现红山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2.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在哲学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知识型”。福柯认为 ,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应的有三个知识时代 ,即相似的时代、表象的时代和现代知识型。  相似文献   
3.
方竟成 《北京观察》2002,(12):58-61
在吴晗充满波折的一生中,有一件事不能不特别关注.这件事一开始,就有不同声音,甚至如他的老师、我国第一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等都劝阻过吴晗.  相似文献   
4.
文教科技     
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云南白药能减少失血,破解东亚人群起源之谜取得突破,“超级稻”理论亩产可达一吨,北京海淀区三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广州兴建亚洲最大蝴蝶馆,  相似文献   
5.
幸军 《当代党员》2021,(6):39-4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这为新时代考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从中找准方位、把握定位、担当作为,全面推进新时代重庆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重庆力量。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的观点认为,福柯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研究基本方法论转移,即从历史唯物主义到考古学和谱系学的转移;意识形态研究基本范畴的转换,即从“意识形态”到“话语”、“知识”和“权力”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整体化的大背景下,考古学应当与整个社会相融合,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以真正实现考古学的目的及意义,为社会服务。本文分析了考古学大众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三条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罪犯矛盾冲突是监管改造基础工作之“永恒”主题,也是为“安全为天”的责任政策关注之核心与焦点。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监禁社会现象,其演变是为内因、外因共同作用之结果。借以福柯“真理游戏”之“考古”与“谱系”观,罪犯矛盾冲突之演变实乃“主体反抗权力”之具体表征。具言之,其“内因”是为罪犯主体“反区隔”之表征;而其“外因”是为罪犯主体“反规训”之表征。究其消解方略,针对“内因”就在于“人格”论述之“向善”之建构代之以“向恶”之建构;而针对“外因”就在于规训权力运作“异化”之消除及“囚”属性场域之互为制衡。然此乃为权宜之计,惟有引导其“苦行…关怀自身”,才能体悟“生存美学”;惟有真正使其“自身”建构为伦理施为者,才能在对规训权力之“审美超越”之反抗中实现反抗之“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9.
Toward the end of 2007, news came that Chinese archeologists had found the remains of an ancient city ,believed to have existed 5,300 years ago. The remains are a vital part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that once thrived in vast areas of eastern China, mainly in the/aP, e Taihu area. The latest finding added brilliance to the Lianzhu culture, pray ng that the early Chinese living in the area, while producers of rice and jade artifacts, were also capable of buildlng a city 2.9 million square meters In area, four times as large as the world-renowned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Remain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 1936 ;at Liangzhu Town in Zhejiang Provinces, Since then, continuous excavation has yielded more and more Ltangzhu cultural remains. Interestingly; the layout of the structures in the newly discovered "Liangzhu City" resembles the Chinese Character "国"-- meaning "nation" or "state," prompting speculation that there could have been an organized state earlier than the Xia, Shang and Zhou, the earliest Chinese dynosties known so far, which existed from about the 21st century BC to 221 BC, Some experts suggest that the entir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may have to be rewritten if theories.about the recent findings prove correct.  相似文献   
10.
郑君雷 《人民论坛》2010,(12):163-165
考古学上进行西汉边远地区汉文化形成研究,需要超越物质文化层面的认识论基础和考古人类学的视野。西汉边远地区汉文化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八种模式,这些边远地区串连而成的四条考古学文化地带和民族走廊构成了中国历史边疆基础轮廓的内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表现出显著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