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依多雨     
夜晚住店,天阴沉得厉害,屋外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楚,唯有间隙互鸣的蛙声清晰入耳。想着明早能看见喷薄而出的太阳,欣赏万顷梯田美景,心里甜甜的。蛙声竟成了催眠的田园夜曲。分明约好看日出,却偏偏落了早雨。雨一直不停,淅淅沥沥,声音匀称得格外舒服。窗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心里没能忍住,起床拉开窗帘。那是一幅熟悉而陌生的画卷。轻柔如绵的雨丝、跳跃翻动的水花、铺成似毯的秧苗、曲线蜿蜒的田埂、朦胧起伏的山寨、渐融渐散的云雾。还有那些看得清看不清的远山、  相似文献   
2.
依据《如来藏经》的内容,探讨本具之如来藏及其清净本体的含义,可以从学理上说明如来藏思想对于佛教解脱修行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组织是一个控制系统。问题是,控制是组织形成的必然始点吗?研究表明,把组织视为一个控制系统。是组织发展的一个历史的、阶段性的产物,是典型的资本生产方式的产物。在此组织里,组织的原本被扭曲、异化,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构成组织的成员的对立物。  相似文献   
4.
《苔蕾丝·德斯盖鲁》是法国作家莫里亚克重要的代表作。采用容格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苔蕾丝毒害丈夫的犯罪动机可以看到,苔蕾丝心理中的阿妮姆斯与丈夫心理中的阿妮玛不和谐造成了夫妻不和;而苔蕾丝“对物质实利的贪得无厌的片面追求”和“人格面具的过度膨胀”导致她精神片面发展和人格分裂,从而使她潜意识中的阴影向外渲泻,使她最终走向犯罪。  相似文献   
5.
漆思 《长白学刊》2012,(1):143-145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的文化自觉意识,主要体现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性与自觉性,文化建设的批判性与创造性、文化建构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文化建构的大众化与制度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米歇尔·福德汉姆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心理治疗家、后荣格学者中发展流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以荣格集体潜意识的心灵模型为基础开展临床实践和理论思考,借鉴了当代精神分析特别是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填补了分析心理学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使分析心理学淡化了其现代神话的色彩,而增添了很多现代科学的色彩。福德汉姆对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既有积极贡献,也存在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7.
六祖慧能受戒后不久,即驻锡韶州曹溪宝林寺,即今韶关南华禅寺,以此作为永久道场。韶州刺史韦璩闻听六祖来到宝林,便与属下官员入山,请大师出山,至曲江城中大梵寺讲堂,为大众开缘说法。在大梵寺讲堂,六祖升座已毕,韦刺史及僚属三十余人、儒士三十余人,以及僧俗信众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佛法精要。六祖告知大众:"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接着,六祖述说自己赴黄梅东山五祖处,得法之缘由始末。由"闻经得悟",参拜五祖,到三更受法,得传衣钵,直至"风幡之议",剃发受戒,从此开坛说法,弘化一方。期冀以自身学佛经历,对大众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自性"是《坛经》的核心语词,它作为人的本性的规定就是佛性.在《坛经》文本中,慧能对自性的特点从"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但除此之外,自性还有其根本性的特点.自性在"体"的层面上,它是空的、无自性性的.在"相"的层面上,它是"假有的"、有生有灭的.在"用"的层面上,它是"心不染境"、不落二边的.在究竟意义上,它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空有不二的."无念"作为"见性"的法门,其核心在于"无".通过对"无"的分析可以发现,"无"的根本特性在于否定.这一否定包含了三层含义:否定之无、悖论之无和绝对之无.  相似文献   
9.
引致和谐的社会政策——中国社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自1978年至今30年间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发展,一种引致和谐的社会政策正在中国形成.社会政策的结构从实践性社会政策与学科性社会政策的失衡走向协调;主题从发展与公正分离走向二者的统一:目的从追求高的生活水平走向追求好的生活方式;功能从应付矛盾走向引致和谐:品格从他性走向自性;地位从边缘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10.
皮华英  ;甘利婷 《求索》2008,(8):116-118
荣格人格理论中的人格结构象老子的“道”一样,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人格是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体;人格结构中各组成部分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体现了“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人格个性化过程实际上就是“道”之复归的过程;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性实现”或“自性圆满之境”。它体现了老子天人合一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