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3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158篇
中国共产党   3749篇
中国政治   2130篇
政治理论   137篇
综合类   50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855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州民族研究》2020,(1):F0003-F0003
《贵州民族研究》是我国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历史悠久,是一贯注重以学术质量来衡量和发文的学术刊物。本刊不收任何费用,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来稿,以质量为论文刊发的标准。由于本单位实际情况,我们尚未建设有官方网站及网上投稿信箱。  相似文献   
2.
3.
《当代贵州》2020,(2):10-11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起掀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两年来,多方数据表明,通过减种低效玉米、推广髙效经济作物,小农经济观念正在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农民普遍增收,干部能力得到提升,精神状态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4.
蒋艳 《当代广西》2006,(19):50-51
旅游业已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广西建设成旅游强省。广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多种形式的力量注入。非公有制力量在许多行业中已显示其巨大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非公有制力量来促进我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利用非公有制力量发展我区旅游业的必要性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区就业压力。在经济转型期,我区各地就业压力相当大。2004年,全区城镇失业率高达4.1%,农村中有400万人需要转移就业。旅游业是为旅行者提供“食、住、行、…  相似文献   
5.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是桂林旅游业的精华和精品。要更好地治理漓江,经营漓江,促进漓江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注重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6.
刘靖 《理论与当代》2006,(12):22-24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然而贵州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低;人地关系肾张,人口流出量大;贫穷程度深,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下。本文就此探讨了贵州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本积聚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大论坛》2006,(4):14-15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省人大常委会今年总的工作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和省委15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牢牢把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8.
张军  蒋昕 《学习与实践》2005,(10):28-31
本文对武汉市旅游业的区位优势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且指出,历史上曾有过的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交通布局的改变、周边旅游目的地的成熟、对中转城市的过度营销和其它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武汉市的旅游业造成影响。不仅如此,中转城市的旅游形象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汉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本文提出对武汉市在旅游业中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进行再思考,通过整合周边景点的方式提高武汉市在区域旅游中的作用,同时加强武汉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以此改变武汉市旅游中转城市的传统形象。  相似文献   
9.
甘肃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民族的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汉唐以来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贯穿全境,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考古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有1000多处,遍布全省各地。战国、秦、汉、明等中国历史上各时代长城在甘肃境内均有遗存,保存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0.
贵州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要正确把握支柱产业的形成特点,处理好支柱产业与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支柱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