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3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不同分期的正虚证型演变规律。方法 :按照慢性肾衰竭正虚辨证分型标准制订调查表 ,对 339例住院病例进行证候调查 ,判定正虚类型。结果 :代偿期、失代偿期正虚诸证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χ2 =0 .99,P >0 .0 5 ) ;四期诸证整体比较 (χ2 =10 7.16 ,P <0 .0 1) ,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肾衰竭正虚诸证演变大致是脾肾气虚 (气阴两虚 )→脾肾阳虚→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前列化浊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影响,并探讨前列化浊丸治疗CNP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15周龄、SPF级SD大鼠50只,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去势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大鼠CNP模型。空白对照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85、1.7、3.4 g/kg前列化浊丸溶液灌胃,各组连续灌胃30 d。灌胃治疗30 d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白细胞数量,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2、IL-8及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0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炎性反应显著减轻,前列腺组织病变程度均有所改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前列腺组织内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前列腺组织内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2和IL-8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2和IL-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化浊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前列化浊丸治疗CN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2、IL-8、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对慢性肾炎寒饮蕴肺证大鼠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小青龙汤组,每组20只。采用强迫大鼠在冷水中疲劳游泳和腹腔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的方式复制慢性肾炎寒饮蕴肺证模型。观察3组大鼠一般情况;实验第6、7、8周时连续检测24 h尿蛋白;实验第8周时,检测尿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小青龙汤可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状况。实验第6、7、8周时,小青龙汤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升高的24 h尿蛋白含量(P<0.05);实验第8周时,小青龙汤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升高的尿EGF、SCr、BUN和血清TC水平(P<0.05),明显升高模型大鼠降低的血清ALB水平。光镜下显示,小青龙汤可防止肾小球体积增大和系膜细胞增多,防止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结论 小青龙汤具有降低慢性肾炎寒饮蕴肺证大鼠尿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和防止肾组织病理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金龙蛤蚧平喘胶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 将5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金龙蛤蚧平喘胶囊与安慰剂。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12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BODE指数、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问卷评分及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12个月后,两组肺功能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股骨颈BM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股骨颈BMD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BODE指数及其因子6 min步行距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龙蛤蚧平喘胶囊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BODE指数及生活质量,减少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保妇康栓治疗伴有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Ⅰ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伴有HPV感染的CIN Ⅰ型 76例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保妇康栓阴道内置药3个月,治疗后行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LCT)及电子阴道镜检查.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3个月后行LCT及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3个月后LCT示治疗组HPV感染转阴率为71.05%,与对照组自然消退率(50.0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子阴道镜检查示治疗组55.27%的CIN Ⅰ型转为慢性炎症,与对照组(34.2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保妇康栓对轻度宫颈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男炎消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的组织病理学影响。方法 :采用向大鼠前列腺组织内注入角叉菜胶的方法复制大鼠前列腺炎模型 ,并分别对模型组及口服男炎消冲剂后的大鼠组进行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口服男炎消冲剂后的大鼠前列腺湿质量均比模型组明显要轻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且镜下炎症改变亦比模型组明显轻。结论 :口服男炎消冲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抑制炎症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及化痰降气胶囊治疗后影像学的变化.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加熏香烟复合刺激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治疗组4周后给药,6周后各组摄片.结果:呼吸频率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各组横膈前肋、横膈后肋、肋间隙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横膈前肋积分,模型组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PD大鼠有明显的肺气肿影像学表现,化痰降气胶囊对COPD大鼠的影像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麝香珍珠膏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体表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麝香珍珠膏治疗,对照组予以凡士林软膏局部外用,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麝香珍珠膏对体表慢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金水宝、水林佳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将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29例。疗程为9个月至2年。结果: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在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复常率及症状体征的恢复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循环和肝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The higher prevalence of insomnia in women has been attributed to biological factors, which are less likely than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factors to play a role in perpetuating insomnia.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petuating factors have not been extensively examined. This study compared men’s and women’s self-reports of factors that perpetuate insomnia; experience of symptoms, perceived severity and impact on daytime functioning; and use of strategies to manage insomnia. Data were collected at baseline, using reliable and valid measures, in a project that evaluated behavioural therapies for insomnia. The sample (N = 739) consisted of women (62.4%) and men (37.6%).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1) perpetuating factors: men took more naps and held more unhelpful beliefs about insomnia, whereas women experienced higher pre-sleep arousal; (2) perception of insomnia severity: higher among women; (3) perceived impact of insomnia: higher fatigue among women; and (4) use of strategies (higher in women) to manage insomnia.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of a small size but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women’s stress, expression of somatic symptoms, and interest in maintaining their own health to meet multiple role dema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