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216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关键性和深层次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真正在我国得以确立并切实发挥作用。参照外国关于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立法规定,我国应遵循利益均衡、诉讼便利和适当发挥法官职权原则,以构建我国的非法证据证明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是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人群并不是社会的弃儿,他们同样是社会共同体的平等成员。对弱势群体权利的关注和保障,奠基于基本的社会价值和人性立场。在诸多权利中,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最重要、最具实质性的是社会经济权利。  相似文献   
3.
地方性刑事证据规则与全国性刑事证据立法相对应,我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制定和实施刑事证据规则的试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又存在广泛的问题,其产生的动因主要是防止冤假错案,保持司法公正和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今后我国应该走全国统一刑事证据规则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This article considers how statistical reasoning changes conceptions of evidence and proof. Beginning with three Court of Appeal judgments in which proof is quantified, it traces the implications of statistical ways of thinking about proof through the law of criminal evidence. This leads to the bizarre conclusion that proof is, by and large, impossible. The argument then takes a more constructive turn. The way in which 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is conceptualised in statistical argument is criticis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proof depends on a precondition of trust in the way suspects are selected by the police. For that trust to be deserved, police suspects must be chosen in a legitimate manner.  相似文献   
5.
除人体物证以外的生物物证(如动物类、植物类、微生物类)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为刑事侦查提供证据和线索,这种独特的生命活动规律在刑事侦查中的利用价值,将会随着物证研究的深入和证据科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证据制度是一国诉讼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证据立法过于粗疏 ,可操作性不强 ,远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合理地重构证据制度 ,应当对传统证据理论进行全面检视 ,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现代刑事证据制度藉以立足的基本理念 ,惟此方能实现理性立法。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证据原则与自由心证由于阶级理念、思想派别等原因在中国一直处于格格不入的状态.本文通过探讨实事求是与自由心证在刑事诉讼中的和谐统一,对自由心证在中国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物质交换原理和信息论分析是侦查学的重要理论与研究方法,但各有重大的局限与不足。本文在分别检讨这两大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的构想,剖析了犯罪过程中信息转移的必然性、内涵、构成及模型,并简单阐述了该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日趋广泛 ,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和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工具的各类新型犯罪不断出现 ,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打击和防范计算机犯罪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作为打击犯罪的关键 ,计算机证据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容回避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计算机犯罪具有智能性、隐蔽性、跨地域性、以及资料易被篡改、销毁等特性,并且在侦查取证时技术复杂、要求较高,因而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较之于传统案件相对困难。一方面要坚持和遵循传统侦查方法,另一方面在确定犯罪现场、勘察现场以及对数据证据的技术分析等方面,要根据计算机犯罪自身的特点和内在的规律找出有效的侦查方法。以打击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