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行政处罚告知程序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告知程序作为行政处罚的必经程序,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告知制度在告知的主体、内容、阶段、形式、笔录制作等方面的法律适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认真分析其原因,寻求依法适用告知程序的对策,以期实现行政处罚法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2 0 0 4年以来印巴关系走向缓和的主要情况,并分协了印巴关系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印巴关系真正缓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当代理性范畴经过了由科技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分立再到二者融合的过程。科学技术有它自身的双重效应,因此在发展科技、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注意重塑价值理性。在当今时代,只有以全面的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实现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合理重构。  相似文献   
4.
徇私枉法罪原案两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徇私枉法罪原案的“有罪”理解及其管辖权的归属问题不仅在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认定不一,直接影响了本罪的司法适用。本文通过辨析认为,“有罪”应理解为有证据证明的犯罪,而非法定之罪;对于原案的管辖权应视具体情况分别由相应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来行使。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二审中的发回重审仅仅提到了一点,即限制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发回重审的次数。这种蜻蜓点水式的修改依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存在着理解上的歧义。对比草案前后关于发回重审的不同规定,并结合草案和现行刑诉法中发回重审的规定。分析发回重审存在的矛盾,最后借刑诉法修改之际提出了关于二审中发回重审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弗朗西斯科.圭恰迪尼(Francesco Guicciardini,1483-154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之一。对于与圭恰迪尼同时代的马基雅维里,西方学界的研究成果可谓硕果累累,国内学界对马基雅维里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各类论文专著相继面世。然而与这种状况相比,对圭恰迪尼的研究则显得较为薄弱。然而随着共和主义思想的复兴,圭恰迪尼对于研究当代共和主义的思想来源的重要性已经得到重视。除此之外,圭恰迪尼的分权制衡思想,政治现实主义思想以及诸如国家理性这样的重要政治词汇的提出,对后世政治思想的演进也有很大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理性和理性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笛卡尔主义的代名词,哈耶克不满"理性"和"理性主义"长期以来被其独享和滥用的局面,尝试和寻求对理性和理性主义的正名。通过对理性的重新表述和在理性主义之前加修饰语的办法,从逻辑层面上将这两个术语加以提升,区分出滥用理性的"建构理性(主义)"和有效利用理性的"进化理性(主义)",为自发生成的进化理性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提防个体自由遭受源于建构理性的计划和极权主义的侵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增值税专用发票将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具有抵扣税款的特殊功能,因此,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一点进行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主要犯罪形式的各种犯罪活动。针对这种现状,各级司法机关除应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外,还应从分析成因入手,寻找相应的对策,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邪教“法轮功”在世纪末的兴起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迎合了一些人的实际需要,既有历史的巧合,又有现实的矛盾;既有迷信的沉淀,也有道德的困惑。“法轮功”练习者对“法轮功”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知、信、求”三个阶段,当然每一个练习者的表现会有所不同。从动机上分析,有实用型、信仰型、盲目型、泄恨型和牟利型五种情况,但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每一个参加“法轮功”练习的人必定是从中获得了某种需要的满足,才能促使他们以较为坚定的毅力坚持练功,而这种不断获得,不断反馈,又不断强化练功动机的过程也正是他们在心理上受“法轮功”及李洪志本人不断影响与操纵的过程。李洪志利用“法轮功”对广大练习者实行精神控制,并通过教主崇拜、邪说恐吓、群体效应予以实施,进而实现邪教反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徐祥民  吕霞 《法学论坛》2004,19(6):16-21
关于环境侵权无过错归责原则合理性的解释,学术界作过反复探讨,但都没有给出无懈可击的论证.我们主张环境责任"原罪"说,即任何环境行为都负有妨碍环境的"原罪",环境侵权是由环境行为引发的对有归属利益的危害.环境侵权行为人只是环境行为人中的一部分,只有他们才成为环境侵权的受控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