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1篇
  免费   148篇
各国政治   164篇
工人农民   260篇
世界政治   1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1篇
法律   991篇
中国共产党   729篇
中国政治   1285篇
政治理论   550篇
综合类   22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ABSTRACT

There is a general assumption in democracy promotion that liberal democracy is the panacea that will solve al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faced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the concept of “good society” as analytical prism,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while there is a rhetorical agreement as to what the “good society” entails, democracy promotion practices fail to allow for recipients’ inclusion in the negotiation and delivery of the “good society”. Contrasting US and Tunisian discourses on the “good societ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democracy promotion practices are underpinned by neoliberal parameters borne out from a reliance on the transition paradigm, which in turn leave little room to democracy promotion recipients to formulate knowledge claims supporting the emergence of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of the “good society”. In contrast, the article opens up a reflective pathway to a negotiated democratic knowledge, which would reside in a paradigmatic change that consists in the abandonment of the transition paradigm in favour of a “democratic emergence” paradigm.  相似文献   
2.
共享经济中形成了"平台+履约人"的新就业模式,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就业群体——"独立工人"。"独立工人"与平台之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仅根据平台要求向客户提供劳务或服务。研究显示:我国共享经济从业人员以"独立工人"为主,吸纳的劳动力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较低、技术等级较低、外地农业户籍的青壮年男性。在共享经济中有四至五成的从业人员属于专职"独立工人"。研究发现:选择从事兼职独立工作的群体有长期从业的倾向,而选择从事专职独立工作的群体则不希望继续从事独立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共享经济发展、保护"独立工人"的合法权益,可以从重新审视"独立工人"的法律身份入手,探索建立适合"独立工人"的"可携式福利"体系,尝试总结具有权威性的共享经济劳动标准,以推动该领域的劳动立法。  相似文献   
3.
伍治良 《河北法学》2003,21(5):84-87
民法学界关于物权行为的讨论并未系统、深入,从事实、规范、价值三维角度分析债权形式主义下 应有物权行为的有限存在空间,且和债权行为一样均可单独引发物权变动,但不存在独立性与无 因性问题,并提出了立法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反腐倡廉,理论指导和观念创新先行。追求廉政文化与先进家庭文化的契合,必须创新载体,采用多种途径;同时移植、借鉴国外在反腐败方面的有益经验,多元联动、综合整治,系统推进,建立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政务、法制、体制环境与保障。  相似文献   
5.
童列春  商燕萍 《行政与法》2006,(10):114-118
公司作为一种营利性组织,必须以其组织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为基础进行经营活动。传统公司法中,对超范围经营活动,法律赋予其绝对无效的法律后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转变,经营范围的绝对性受到了质疑。本文分析了经营范围的功能及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采用相对无效原则。不将其全盘否定,放宽限制,给公司充分的经营自由,同时兼顾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6.
卷烟消费与卷烟消费税是关系到国民健康与国家财政收入的大事。本文分析了我国卷烟消费与卷烟消费税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卷烟消费税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赌博罪的认定及其立法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涛 《河北法学》2006,24(5):143-147
网络赌博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形式,凭借其犯罪成本低、风险小、利润丰厚等优势,而在全球迅速蔓延.相对于传统赌博罪来说,网络赌博犯罪隐蔽性更强、监控难度更大、犯罪来势更猛、危害后果更重.网络赌博罪的构成要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不易认定,再加之现行刑法对此规范不明确,其已成为一种危害严重但又打击不力的犯罪.对此,我国必须尽快完善赌博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积极寻求刑事法律冲突的国际协调和合作,以合理组织对此类犯罪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新一类经济法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法学学科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成果交集指向其社会性和中介性,它构成了经济法上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基础。法学视野中的社会中介组织处于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中时,民法和行政法无法调整该社会关系。社会中介组织的本质与经济法的宗旨、性质、价值本位等高度契合,其因此具有了新一类经济法主体的唯一身份。经济法主体视角下的社会中介组织理论有利于解决专利权滥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公益诉讼、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构建等难题。  相似文献   
9.
公安机关应当遵从市场经济规律 ,强化经济成本意识 ,充分认识道路交通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走出认识上的两个误区 ,确立服务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创造经济价值的观念 ;努力探求既能完成繁重的交通管理任务 ,又能把有限的交通管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使用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环境 ,实现道路安全畅通 ,能耗少、公害低、群众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审视我国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法律制度,其与市场经济法治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存在着诸多与 WTO 规则相背离的地方。我们应本着经济立法是对客观经济规律地正确反映的指导思想,制定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