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冷战后,中日关系进入再调整阶段,中国的崛起与日本政治大国战略步伐的加速使两国关系在多方面出现结构性矛盾,这决定中日关系发展的波折性。对未来的中日关系,我们不宜对此抱过高的期望。但我们也不宜持悲观态度,中日经济关系现状表明两国关系仍存在着巨大改善的前景,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朝着世界大国方向的崛起是可以被管理的。这不一定会引发德国和日本当年崛起带来的恐怖。为中国的崛起干杯吧。”1月11日,提前出版的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少见地为中国崛起“欢呼”起来。许多专家指出,每期发行量高达500多万的《时代》周刊,相当程度上代表着美国甚至西方主流社会的声音。《时代》杂志的报道表明,“中国威胁”以及“遏制中国”,已经不是西方看待中国“最时髦的词汇”,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的责任”或“中国的崛起可以管理”之类的字眼,实际上已经接受中国的崛杞。但也有分析指出,中国和西方未来“竞争”的磨合期仍将是长期的。《时代》周刊的文章同时称,“(对中国崛起)也不要感到过于安逸”。  相似文献   
3.
赵灵敏 《南风窗》2007,(7):22-25
近日,资深杂技经纪人朋友宓先生打电话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在2月4日结束的第28届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上,参赛的一个中国杂技团因不满只获得银奖而在颁奖仪式结束后,集体将奖牌和证书放在台上后扬长而去。此事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观众席上嘘声一片,来颁奖的法国总统文化顾问意味深长地说:中国变了,拿银奖都不高兴了,但愿2008年奥运会时不会这样。杂技节的组委会则表示,明年是否邀请中国参赛要再考虑。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07,(5):82-84
开放社会的形成,是避免一个国家“盲目崛起”及“一崛不振”的不二之途。国外有学者研究中国问题时,总疑虑重重,要么替中国担心,要么担心中国。  相似文献   
5.
进入2010年后,中美两国在美国售台武器、奥巴马会见达赖、谷歌事件、人民币汇率、两国人权状况等一系问题上发生龃龉,使此前一年的蜜月快速消失。对此,有些国外媒体传言,中美关系有可能像美苏关系那样走向冷战;但也有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国与正在演变中的亚洲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崛起是一个复合概念,既包括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也包括国际规范、高等教育等软实力方面。这对亚洲地区的国际秩序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变量,但不能就此认为亚洲地区已形成了中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正在演变中的亚洲秩序是一个包含有轮毂模式、有限共治模式、规范共同体模式和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四种秩序特征的复合体。同时,中国崛起对中美关系来说无疑也注入了新的元素,但并非就如现实主义者所预测的那么悲观,中美之间的合作远大于分歧,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在中美之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美国霸权与中国崛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美国霸权与中国崛起的关系时,可以得出3点结论。首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崛起对美国的机制霸权、经济霸权、政治和意识形态霸权、军事霸权都不构成严重挑战;在美国构筑的全球霸权体系下,中国也还有相当大的崛起空间。其次,中国崛起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形成结构性的挑战。最后,从思维框架上说,我们既不能丢弃对国际权力格局的传统分析方法,以为信息和思想的沟通以及经济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能够自然生成国家间的友好关系,消解国际冲突,也不能忽略国家及其以下的行为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为权力格局的变化必然造成国际秩序的混乱。现在,中美领导人都认识到两国相互对抗的危害性,因此中美关系有望继续维持稳定,并逐渐建立起更为稳定的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8.
萨缪尔森,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尽管其人生曲折,但这位天才教授仍学术成就非凡:不仅让“沉闷的科学”变成诱人的富于激情的学科,而且让经济学持久地站在时代的潮头和经济学的锋刃之上.更让我们缅怀的是其深厚的中国情结,萨缪尔森曾经写道:“就政治经济而言,中国无疑是个正在重新崛起的大国.”如今,经济学的阳光正在洒遍希望的田野:一代宗师生前所愿的“重新崛起”正在中国转变成现实;他的学术睿智与治学风范正激励着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永远“不辞劳苦”并“有希望到达科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9.
王碧峰 《小康》2012,(6):117
正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近日偶读黄树东先生《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感触颇深。美籍华人黄树东是一位在美国打拼了近20年的成功华尔街精英。多年高级资产经理和金融分析师经历,使他惯于从政治、经济、社会角度透析问题,从全球战略视角看待问题,从博弈维度解读隐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给中美两国带来战略上的新挑战,如何管理中美关系成为中美双方的一个战略难题。历史上欧洲协调时期的大国协调理路能够为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大国协调机制包括了会议协调的形式、大国克制、非排他性制度安排、均势的设计和协调机制多样化等。大国协调机制包含了利益妥协、现状偏好、信守规则和相互尊重的理念,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协调机制进行对话、协商、讨价还价,并最终达成妥协。当前中国的快速崛起给国际体系带来持续的冲击和反应,而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和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也极大地加重了中国所面对的结构性压力。这种国际局势呼唤中美协调。当今时代的国际政治存在中美协调合作的可能条件,中美在核心安全利益、核心政治利益和战略利益等方面存在协调的有利局面。但也存在阻梗协调合作的"软石头",如何应对和管理中国崛起及其"非现状偏好"诉求,如何在东亚地区实现中美战略磨合,考验着中美两国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