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司法官员之一,包拯曾经树立了一个伟大的司法伦理形象;对包拯的司法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司法伦理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3.
官员的朋友     
报载,包拯平生不写私人信件,不喜欢与他人结交,没有多少朋友。其原因大体上不外乎自我选择与他人选择两种。从包拯一面来说,他身居高位,朋友多了,各种各样的利益牵绊就多,他害怕自己无法摆脱情感因素,不能做到公正断案,因此刻意与朋友保持疏离。宋时流传一句话叫“包公笑,黄河清”,意思是说包公笑一次,黄河都会变清,可见包公笑之难得。道理很简单,在人治环境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论述包拯吏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即民本主义入手,阐述其吏治思想的具体内容,重点分析了其关于“任德治吏”与“以法治吏”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其吏治思想与现代法治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包拯吏治思想对现代法治的若干借鉴,如法治须以民主思想为基础;现代“吏治”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更要注重吏治。  相似文献   
5.
包拯巧破割舌案 包拯在天长县当县令时.有一农民前来告状.说自家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宋代为保护农业.是严禁屠杀耕牛的。包拯问明那农民来告状和耕牛被割舌头无人知道后.就说:“你回去把耕牛杀了.把肉卖了.我就会找到割牛舌头的坏人.”那个农民回去把牛杀了后不几天.就有一个人来包拯处告那个农民私杀耕牛。包拯却问:“你为什么要割人家耕牛的舌头?”那人一听惊呆了。包拯接着说:“你就是牛主人的仇人.为了想害牛的主人.便偷偷地割了牛的舌头.以为牛不能吃草了.牛的主人只能把牛杀了。  相似文献   
6.
包公是个历史人物,但后世的文学艺术及民间文学又为其增添了一个个传奇故事,使之逐渐演化为一种司法象征。然而包公的一生事迹,许多还是有案可查的。他名叫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是北宋最出名的清官。他正直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为民除害,成为当时乃至后世老百姓最爱戴的人物,清官的典范。大家都称他为包公、包青天,至于他的真名包拯、包希仁反倒不大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7.
陈桂棣  春桃 《法制博览》2008,(17):24-33
家喻户晓的“包青天”包拯,大家习惯称他为“包公”。他生于北宋真宗成平二年,即公元999年。他虽为官只是二品,却逾千年而享有盛名。每当世风日下,腐败弥漫,忠贞之士遭受压抑,劳苦大众溺于水火,正气不得伸、有冤无处诉的时候,人民便会想到这位敢说真话、敢斗邪恶、为民请命的著名清官。包公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正直之神”。  相似文献   
8.
包拯审驴     
何进 《江淮法治》2011,(20):35-35
北宋仁宗年间,刚踏入仕途不久的包拯被任命为定阳县县令,上任后不久,年轻的包公就智破了一件骗拐银两案.显示出了不同一般的断案水平。  相似文献   
9.
何集 《法治纵横》2014,(20):48-49
苏州况公祠里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下联写的是:“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每每读到这副对联,我都要为撰联者叫绝,短短24个字,化用的是况钟的两首诗,更是把况钟的一生特点概括得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0.
诫贪酒联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饮酒很注意场合。一次,包拯请他和他的政敌一道来家中宴叙,意欲为二人和解。席间,王安石却始终只动箸而不端杯。事后,包拯责怪他太不近人情。王安石也不辩驳,只是写给包拯一联解释原委:“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莫过。”原来这是一副集唐人句的漏字联,上下句各漏去一个“酒”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