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14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9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探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法律理论中发生的空间转向。我们认为,虽然"空间"在法律分析中的出现先于此"空间转向",但各类不同研究的汇集——作为法律理论的一个特殊分支——产生了三方面重要影响。首先,空间分析为深入理解法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契机;其次,法律地理学研究将似乎不相关的和独特的法律领域,及其所体现的潜在的逻辑、目的和价值予以整合;最后,作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空间转向的一部分,法律地理学填补了未将法律纳入其视野,或者对法律之认知较为粗浅的众多研究所留下的空白。批判法律地理学家已表明,法律不仅仅是一种国家推行其空间政策的被动媒介,它还是一种拥有其自身生命的生产力,可以说,法律塑造了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以及精神—主观空间。  相似文献   
2.
高其才教授     
《法学杂志》2020,(5):F0002-F0002
高其才,1964年9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1985年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于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全国渔港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4.
《法律科学》是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它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理论为宗旨,努力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主要发表法学学术理论文章,辟有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人权与法制、部门法理学、法律制度探微、法学译苑、域外法评、长安法史、立法研究、法律实践等栏目,注重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本刊连续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法律类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常用期刊”“法学类最重要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5.
张帆 《求实》2012,(Z1):273-274
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的《法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一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展示中国法理学的现有水平,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作为法理学的教学工作者,笔者认为该教材在法的特征、法的本质方面的表述尚存在下  相似文献   
6.
形象是教学的灵魂,法理学教学要通过形象化的手段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数学图形语言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在法理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的门前     
《法的门前》是美国经典法理学教材《法律之门》的作者之一彼得·德恩里科与原书中文译者邓子滨在原作的基础上,专为中国读者改编而成。原书在美国畅销30多年,历经8版,被誉为英美法的微型百科全书。《法的门前》既汲取了原书的精华,又特别为中国读者考虑,删繁就简,精心筛选和编撰了适合中国读者的素材和内容,尤其适合法学院的学生以及希望了解和思考美国司法模式的读者作为基础读物。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发展、特定社会结构的形成以及女权主义使非婚同居成为了一个与伦理、社会以及法律有关的问题,非婚同居首先是在西方受到高度关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非婚同居现象越来越多,这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密切关注,非婚同居在反映出非婚性行为存在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法律与我国现行社会制度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与冲突。这种新型的两性结合的形式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在我国并没有建立与非婚同居有关的法律制度,由这一社会现象引发的社会及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对这种新型的两性结合方式的法制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理学在政治的框架里历经了数十年,逐渐从建国初期政治话语的附庸之中摆脱出来,在对政治话语的追随和演绎之后初步展现了自身的生成逻辑和独立品格。但在新时期,中国的法理学在西方知识与中国模式之传统经验间,在“权利本位”和中国模式之“发展”“稳定”之间,在以“个人”为本的法理观与中国模式之以“人民”为本的法理观之间依然存在着矛盾。那么,在摆脱了政治修辞下的新时期的中国法理学该何去何从,将是当下法理学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法学》2012,(1):160
一、一般规定(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二)稿件作者通常仅标明所在单位及技术职务。项目成果保留项目名称及编号。(三)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