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到五四新文学传统,我们有必要把五四以前的初期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身区别开来。五四以前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早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时就肇始了。它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  相似文献   
2.
卢毅 《党史文汇》2012,(3):4-10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觉醒,特别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不断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新思潮纷纷涌现、竞相斗胜.但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也逐渐发生分化,出现了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论争.其中,胡适挑起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批判和扬弃,不仅推动了儒家文化的新发展,为现代新儒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且还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以及批判和创新精神的彰显,廓清了障碍,创造了条件。不仅如此,五四新文化运动还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时间起点和思想源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五四科学思潮的发生建立在晚清以来的社会变革之上。近代传播业、教育业的萌芽发展以及学会社团组织的出现形成了一个知识、文化、思想和实践的阵营,这个阵营凝结了知识分子群体,有着思想、知识以及媒介、资源等方面的巨大潜能,它开创了公共文化空间及公共话语空间,因而具有强大的影响能力,尤其在清末民初的政治失序的权力真空状态下,获得了较多的言论自由。它为五四科学思潮准备了动力和资源,也是新文化运动得以发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我一直认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应该是一体的,所以今天来开这个会,很有意义。从德先生和赛先生提出来,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有思想的知识分子老前辈大部分都不在了,我想了想,大概还只有周有光老先生还健在,他今年108岁。他经历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直到现在,一直没有停顿思考社会进步问题。他的文章言简意赅,思路非常清楚。所以,社会科学应该有社普,让普通人看得懂。我以前与龚育之说过,我们科学普及做得很好,但社会科学的普及做得不如自然科学好,而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是  相似文献   
6.
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文学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照耀下的发展历程,我们心中既充满温暖和骄傲,又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文学艺术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建党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新文学就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进步号角。《新青年》发表鲁迅的《狂人日记》,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在风起云涌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文化上  相似文献   
7.
成仿吾不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还是一位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被誉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任中共第一所高级干部学校——陕北公学的校长.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一所高等学府——华北联合大学的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三所著名高校的校长,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的最重要贡献,是以彻底的批判精神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毛泽东赞扬道:“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做文章的人都用文言文。  相似文献   
9.
溥仪是末代皇帝,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代言人,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二人在宫中曾经有过一次密谈。他们在宫中谈了些什么?胡适为什么为溥仪打抱不平  相似文献   
10.
马勇 《团结》2011,(4):28-30
《团结》杂志倡导对启蒙问题进行一次专题讨论,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只是笔者的专业在历史,只能从历史的向度就启蒙问题谈点浅见,而无法结合丰富火热的现实生活。从历史的大背景说,启蒙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太久远。在西方人来到中国之前,中国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