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9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104篇
世界政治   1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2篇
法律   1299篇
中国共产党   3174篇
中国政治   3028篇
政治理论   1552篇
综合类   2765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544篇
  2019年   417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574篇
  2014年   1341篇
  2013年   1245篇
  2012年   1158篇
  2011年   1083篇
  2010年   1033篇
  2009年   728篇
  2008年   655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人、引才的过程,也是对农村民意全面收集,对重点矛盾纠纷全面排查化解,对上届“两委”工作全面检验,对农村干部人才全面梳理的过程。破解部分乡村长期存在的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两张皮”问题,基层党组织全面引领农村党务、事务,夯实了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内容滞后、方式单一、与实践脱节以及缺乏专业师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的认知和热情,造成大学生创业率和成功率极低的现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创业教育,急需政府和高校改变思想观念和认识,深化教育课程改革,搭建有效创业平台,走与地方产业相结合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3.
4.
治安学专业课程应科学合理构建课程思政框架,应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回应时代之需、把握专业之要、锻造育警之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下对社会生产力状况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之间的不协调作出的正确研判,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联系紧密,"人民"是贯通两者的主题与主线.社会主要矛盾新概括明确了新时代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新阻力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同时也指明了人全面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与日俱增的新要求和新诉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向往,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进程中不断开辟人的全面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处理好劳动争议纠纷,不仅是平衡与协调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需要,更是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那么,如何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需求分析视角,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警察公共关系课程的课程设置现状与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在校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与需求情况,以期构建持续优化的警察公共关系课程体系,更好的服务警察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从而实现新形势下警务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因此,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前提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地说,即要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当代价值以及现实路径进行深入思考,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向与道路,进而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全部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2015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引领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这也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产生认同,深化大学生对法治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格局的精细化,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辅导员可从政治、道德、实践、文化、队伍建设等五个维度开展思想引领,为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建构有效路径,让法治观念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